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未来北方暖冬明显 黑龙江省农业须面对的新课题
2008-04-01 10:13:0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日讯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增多,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气象条件的变化,自然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专家预测,未来中国北方冬天的变暖趋势最为明显,将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虽然积温增加,有利粮食增产,但是干旱、生物灾害等将致使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存在大幅下滑危险。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当然成为黑龙江省农业新阶段以来的新课题。

  气候变暖利弊参半

  气候变暖究竟给黑龙江省农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如下数据将为这个问题勾勒出形象的答案:

  ——省气象部门对近20几年来的气温及降水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近20年的平均气温比前30年升高了1℃;而同期降水量则总体呈下降趋势。

  近20多年来,黑龙江省主要农区大于10℃以上的活动积温平均增加50-150度。2006年12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比历年高出2~3℃。2007年全省积温值为2907℃,比历年平均偏多301℃。全省有47个市县突破56年来的平均气温最高值。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首先带来的便是中西部各积温带北移,东部二、三积温带也北移东扩,农作物种植结构也因此发生较大变化。如水稻是气候变暖受益较大的作物,因热量增加,冷害减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和质量持续提高。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现已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00多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3543.4万亩;产量也由16亿斤增加到300多亿斤。

  气候变暖还使黑龙江省出现了南种北移跨区种植现象,原来适合在第一、二积温带种植的相对高产的农作物品种,可北移50~100公里种植,尤其是玉米表现最为明显,跨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本育9、四单19等第一积温带玉米品种仅在哈尔滨、大庆的南部县(市)种植,而现在已成为绥化、佳木斯等地市的主要熟期品种。目前,吉字号、晋字号、鲁字号、豫字号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开始引进种植。

  积温增加粮食增产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和有关数据分析,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农业对气候变暖适应性较强,尽管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正反面都有,但近期内气候变暖也不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总体利大于弊。

  国内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过去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气候变暖,活动积温增加,农作物生育期相对延迟,在农作物熟期选择上增加了弹性空间,可以有效利用光热资源,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

  如黑龙江省上世纪80年代前粮食总产最高不超过300亿斤,而气候明显变暖的近20多年,粮食总产实现跨越式发展,连续登上400亿斤、500亿斤、600亿斤、700亿斤四个大的台阶,具备了700亿斤以上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其中,气候变暖因素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15%左右。尤其是从2004年开始,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连续4年获得大丰收,除了市场旺、政策好、人努力外,天帮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四年都是“自老山”年份。2007年全省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夏伏连旱,受旱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生育期延迟,如果不是后期气象条件有利,到10月8日全省才下霜,较正常霜期拖后半个多月时间,粮食产量和品质均会受到大的影响。

  冷害减轻节本降耗

  由于地处高纬度,热量不足,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有明显的种植北界。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低温、霜冻常常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黑龙江省平均3-4年出现一次全省性低温冷害,导致粮食总产下降20-30%;同时,粮食含水率高,质量差。随着气候变暖,近20多年低温冷害明显减少(仅有3年气温偏低,其中只有1年在三江平原形成区域性冷害),为农业稳产高产和提高粮食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

  暖冬对于节约能源、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建设以及人们的户外作业都非常有利。以秋整地为例,全省往年11月5日前就开始封冻,机械就不能进行整地作业,但今年全省中南部地区到11月12日最低气温还在0℃以上,作业时间延长了一周多时间。另外,冬天温度高、日照足,还非常有利于大棚作物的生长,明显节约冬季棚室生产的供暖成本。

  尽管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没有产生大的不利影响,但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出现,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农业生产的安全——

  干旱加剧土壤失墒

  气候变暖带来的厄尔尼诺现象,使洪涝、冰雹等极端性天气出现频率增加。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加之人为因素,黑龙江省湿地面积缩小,多样性功能减退。

  黑龙江省是全国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界江界湖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虽地表降水无大变化,但是蒸发量加大,加之连续干旱,自1998年起连续多年枯水位,据水利部门预测,到2030年全省将缺水60.36亿立方米。

  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使黑龙江省冬季气候干燥,气温升高,又导致土壤失墒,加剧了干旱的发生范围与程度。以松嫩平原为例,上世纪50年代旱灾面积200多万亩,70年代800万亩,到90年代中期旱灾面积达5000万亩以上。2000-2001年连续两年全省干旱,其中2001年干旱面积达7050万亩,占全省可耕面积的40%。时隔5年,2007年全省又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夏伏连旱。6月1日-8月7日全省平均降水仅129.1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41.1%,为1961年以来第二个少水年。6月1日-8月7日气温平均为21.7℃,比历年同期高1.3℃,为历史上第三位高温年,其中大部分县市超过30 ℃以上高温天气达到19-27天,比常年多5-8天。如此的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巨大的。去年直接导致全省大豆大面积减产,重旱区减产幅度超过50%。

  生物灾害频发

  气候变暖直接使病虫草鼠害的发生种类、发生规律产生较大变化,并总体使生物灾害发生更加频繁,危害更加严重、范围逐渐扩大。

  一般在黑龙江省,正常年景全省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大约在2亿亩次左右,年损失粮食40亿公斤左右。近年气候变暖,直接影响突发性害虫的生态环境及种群的内部机制,使越冬范围扩大,基数增高,发生频率增加,危害加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草地螟建国后1954-1956年为第一个暴发周期,持续3年,1979-1983为第二个暴发周期持续4年,两个暴发周期间隔23年。而仅相隔14年后,到1996年就进入第三个暴发周期,一直持续至今已12个年头。此次暴发,比前两个周期危害持续时间长2倍多。还有蝗虫,在建国后1949-1980年的30年间只有6年严重发生,而在1980年以来的20多年间已有9个年头偏重甚至大发生。

  另外,近些年水稻稻瘟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流行性病害频繁发生,其中大豆灰斑病已有抬头流行趋势。玉米大斑病2000年以来逐年加重,2003、2004年达到偏重至大发生,田间发病株率达到80%以上;马铃薯晚疫病连年偏重发生,已成为影响马铃薯早衰和减产的重要因素。大豆蚜虫发生也不断加重,自1998年偏重发生以来,一直持续不减;2004年、2007年造成较重危害,且发生期提前,危害期拖后。大豆食心虫受秋季雨水少,气温高影响,重发区域已北移扩大到三江平原。

  另据统计,1980年以来已有近30种新发生病虫与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平均每年有1-2种新病虫与次要病虫发生并上升为主要害虫。

  专家献技趋利弊害

  黑龙江省各方面专家指出,从长期来讲,要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暖,就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发展环保农业,逐步改变当前靠农药、化肥保增产的高投入农业,回归有机农业,发展低毒、低残留、高效和生物农药以及生物工程农业——

  调整结构以高科技应对

  随着气候继续变暖,一些农作物品种的种植北界将继续北移,原来不适宜种植中晚熟品种的地区将因热量条件好转而适宜种植。因此,对黑龙江省来说,应对气候变暖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充分认识到自然条件的变化,用好用足热量资源,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如北部的麦豆主产区可随着气候变暖可逐步扩大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的比例,扩大中晚熟农作物品种种植面积。

  当前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虽然已定,但由于经常伴随一些新的天气状况出现,因此,这种调整应建立在科学的论证与指导的前提下,切忌盲目调整。

  结构调整的内涵不仅如此,还包括品种结构的调整,农业结构的调整,等等。比如,针对干旱程度和病虫害加剧的趋势,在作物品种战略上变“早熟高产”为“耐旱抗病虫害”的中晚熟优质高产品种,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使之适应气候变化。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节水农业和科学灌溉的研究、推广及应用,以高科技应对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通过改革耕作制度,优化种植布局,配套田间节水设施,集成创新节水模式,普及推广节水技术,完善监测服务网络,形成蓄、保、集、节、用一体化的农田节水格局,提高水的生产效率。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采取工程措施提高抗旱能力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节水型旱田灌溉和耐旱作物。另一方面,通过合理施肥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效改善土壤状况。

  据研究,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温度增高1℃,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缩短3.6天。因此,有针对性地研究适宜的施肥方法,不但能降低施肥成本,还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

  发挥优势转变增长方式

  黑龙江省发展农业生产具有资源、农机、品质、生态、技术等诸多优势,耕地总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居全国首位,农业后备资源丰富,现有宜农荒地2467万亩;目前,全省粮食平均单产不到250公斤,这意味着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和空间十分巨大。随着气候变暖新形势的出现,也为我们提出了转变粮食增长方式的新课题。单靠播种面积的增加而增产已不合时宜,通过农业新科技的推广应用,提高粮食单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已成为必然。

  对黑龙江省来说,这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修课——突出做好“水、机、土、技”四篇文章,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水”,就是着力提高抗旱涝能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突出抓好西部旱区节水灌溉和东部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稻发展。继续抓好病险水库消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切实抓好灌区改造、雨水蓄积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机”,就是加强农机化建设,提高农业标准化作业水平。发挥农垦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社,培育农机专业大户,引导工商企业参与农业开发,提高大型农机具装备水平,实现田间作业机械化。

  “土”,就是培肥地力和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单位资源产出能力。大力推广深松整地和秋整地,建设好土壤水库。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增施农家肥,扩大秸秆和根茬还田面积,全面提升地力。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科学施用化肥。

  “技”,就是大力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种养加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重点抓好农垦辐射带动、科技园区建设、院、县、所共建和新技术推广,使农业科技水平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黑龙江省已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切实把发展粮食生产的重心转到提高单产、内涵挖潜上来,组织实施了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五大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确保今年全省粮食单产水平力争提高5%以上,并启动了“两江一湖”灌区建设,利用现有自然优势扩大水田面积,发展西部旱区节水灌溉。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