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花巨资购置设备无法使用 "现代化温室"撂荒四年
2008-04-01 10:56:4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苏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日讯 2000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镇建国村建成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其中的三栋可调温度、可控湿度、能够自动浇灌的现代化联动温室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农村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吸引了许多市民和附近的农民前来参观学习,多家媒体曾对其作过报道。可是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走进示范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三栋曾经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的现代化温室,每个温室面积都在1000平方米左右,但从外观上看这几栋棚室已经非常破旧了。其中一栋温室里,农民们正忙着耕作,地上的小苗已经冒出了头。据一位农民说,这里种的是嫁接黄瓜,由于浇灌系统早就不能用了,他们正在连接水管用人工的方式浇地,由于棚内湿度也无法控制,只能通过扣地膜的方式降低土壤表面湿度以防止虫害。棚室周边的一排排暖气不知去向,曾用于浇灌的水管也只留下了几个锈迹斑斑的阀门,自动通风口布满了灰尘,结上了蜘蛛网。走进中央控制室,里面堆满了各种杂物,一米多高的控制器被埋在中间,这曾是一台高科技设备,可如今,它已经无法使用。

  现代化温室内,农民在用传统的人工方法进行耕种。

  自控设备房堆满了杂物。

  在这里耕种的建国村农民卢玉山说,他以每年三万元的价格承包了两栋温室,现在种上了黄瓜和生菜。谈起这个现代化温室,他说,保温还行,降温可就差多了,只能通过人工方式打开顶棚的几个盖进行通风,非常麻烦;秋天光照强的时候还需要遮光,否则会影响作物生长,温室从前的卷帘设备已无法使用了,得通过人工的方式在植株的上方系上纱帘遮光;没有了控制系统和相关设备,这温室还不如普通的大棚,除了面积大以外没啥别的优点。

  记者电话采访了建国村村委会的庄主任,庄主任说,这几栋现代化温室内的自动控制设备维护保养费用大约每年在十万元左右;大约在2003年,温室承包给了村民,开始一段时间还行,可后来由于资金不足,对设备的维护常常被耽搁,由于长期保养不善,控制系统和管道开始破损生锈,不到一年就不能使用了。过去的四年里,现代化温室一直维持着这种状态。前一段时间,村里已经向区农业主管部门打了报告,申请专项资金对几座现代温室进行彻底的维修,维修资金大约要二十多万元左右,如果钱到位的话明年可让它们重焕生机。

  我省园艺农业专家、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栾非时说,现代化日光型节能温室,可自动控温控湿,自动浇灌,最大限度节省人力,提高作物的品质,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将其应用于生产,北京上海及南方少数地区也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我省由于纬度高,冬季天气寒冷,温室运行成本高,发展现代化日光型节能温室,更多的情况下都是用作示范性和科学研究的,并没有大规模应用于农业生产,这种温室的造价大,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维护费用高,在里面种普通的农作物有可能都收不回成本。像建国村示范园这样的现代化温室有必要进行重建,在农村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周边农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重建后,应该发挥其高精度控制温湿度和光照的优势,种植一些高附加值作物或试验品种,这样温室中现代化设备的作用才能更好显现出来,棚室的维护费用也将得以解决。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