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3日讯 牡丹江、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鹤岗、鸡西,在黑龙江省被称为东部六城市。东部六城市是黑龙江省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城市相对密集、煤电化产业基础良好、农业较为发达、对俄开展合作前景广阔的经济区域,也是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近日,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旨在把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相互配套,煤电资源综合利用,非煤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为深入宣传《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黑龙江日报推出“加快推进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系列专刊。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规划要览
中心词:延长煤炭产业链
发展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方向:增加资源储备,稳定煤炭产量,巩固煤电生产,调控焦炭产业,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拓展替代产业
发展途径: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
发展目标:努力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相互配套,煤电资源综合利用,非煤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
煤,黑龙江省东部的天然宝藏
深藏在地下的煤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感到喜悦:煤炭市场持续产销两旺,煤炭价格稳中有升,煤炭正在紧跟经济发展的脚步,前景一片光明。作为煤炭资源大省,黑龙江省著名的煤炭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2007年,东部地区煤炭产量9078万吨,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90.2%。
煤炭被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首。资源勘查是源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增加煤炭地质勘查投入,培育精干高效的煤炭地质勘查队伍,提高勘探装备和技术水平。
煤炭生产将在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中有序进行。规划提出,要对焦煤等稀缺和特殊煤种实行保护性开发,加大褐煤开发力度。增加煤炭生产规模和接续产能,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加快中小型煤矿的整顿、改造和提高,整合煤炭资源,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继续淘汰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不符合环保要求和浪费资源的小煤矿。
煤炭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在煤电化基地建设中,将重点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选煤生产工艺,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在主要产煤地建设一批先进选煤厂,在中小型煤矿较集中的地区建设中央选煤厂。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建设水煤浆代油项目,建设水煤浆厂配套输送设施,开发水煤浆生产和应用大型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按照清洁、高效、充分利用的原则,开展煤矸石、煤泥以及与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煤层气(瓦斯)也将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坚持井下抽采抽放与地面勘探并举,煤层气开发利用与瓦斯灾害治理并重,加速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瓦斯综合治理。
电,让煤变成会走的能源
煤炭工业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基础行业之一。为了改变资源型省份面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电力基地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截至2007年末,黑龙江省并网运行的电厂197座,总装机容量1518万千瓦。大容量电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负荷中心区和东部的煤矿坑口地区。
在电源建设中,规划提出,优化资源配置,按照煤电一体化的模式,加快大型坑口电站和中心城市大型热电联产等电源与调峰电站项目建设。在大型坑口电站项目中优先建设褐煤煤电化一体化工程,建设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节水环保、调峰性能好的超临界或超超临界机组。重点推进七台河电厂二期扩建、佳木斯热电厂扩建等一批工程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
针对电网建设,规划提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要求,打破市场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电网体系建设,建立电力统一市场,实施“北电南送”。完善和建设500千伏骨干网架,提高中部与东部电网交换能力,使其他电压等级电网与之协调发展。加强东部500千伏佳绥哈输变电工程建设,在黑龙江省中部建成500千伏四角形受端环网。新建500千伏集贤、鸡西和庆云(七台河)变电站,在黑龙江省东部形成500千伏“日”字型环网结构,开辟3条外送通道,提高东部煤电化基地的外送能力。研究并启动黑龙江省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
化,煤炭加工的新境界
煤炭与煤化工是一对孪生兄弟。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丰富和产业基础较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是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规划提出,要优化资源配置和煤化工产品结构,积极利用先进成熟技术,密切跟踪新开发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培育一批大型煤化工企业,开发一批煤化工产品,打造龙江煤化工品牌,初步形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煤化工产业集群。
规划还提出,大力发展煤炭气化,采用洁净煤加压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气,向下游延伸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延长煤气化-甲醇-烯烃、煤气化-甲醇-二甲醚、煤气化-合成氨-尿素等产业链。整合焦油、焦炉气资源,发展焦化深加工。延长煤焦化-焦油及焦炉气、煤焦化-电石及下游产品。紧密跟踪煤炭液化技术的发展,继续做好煤炭液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油页岩开发利用,推进油页岩生产粗柴油项目建设。
园区是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规划提出,建设牡丹江、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鹤岗和鸡西等煤化工产业园。每个园区各有侧重,互相配合,协力打造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美好未来。
多业并举加快转型脚步
发展替代产业,是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东部六市在发展替代产业中各有千秋,都创造了骄人的业绩。下一步,他们将重点放在新材料工业、冶金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林木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替代产业上。
新材料工业。坚持高起点发展与加快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重,建设新型材料基地,重点发展新型化工材料、非金属工程材料等技术和产品。
冶金工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技术含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积极利用俄罗斯铁矿石资源,建设高附加值钢铁项目。
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区域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加快食品工业产业升级步伐,提高农副产品转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比重及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健全以绿色特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型食品工业集群。
林木产品加工业。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培育一批拥有先进生产工艺和先进技术装备、专业配套协作的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推进林板、林纸一体化进程,扩大人造纸和造纸生产能力,延伸发展家具等木材精深加工,形成以人造板、造纸、家具为主的林木加工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增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围绕煤、电、化、冶金、材料、农产品加工等项目,打造具有核心技术的新型专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生物产业。加快以生物制药为主的生物产业发展,开发基因工程药物和新生物制剂,加快动植物转基因技术、生物环保技术、新型天然药物的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现代物流、科技研发、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为农服务等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
六大煤电化产业园
牡丹江煤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电石、聚氯乙烯、草酸、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炭黑等产品,形成上、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佳木斯煤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甲醇、尿素、油页岩生产粗柴油及煤化工下游产品。双鸭山煤化工产业园重点建设甲醇、二甲醚产品精深加工等煤化工项目。七台河煤化工产业园重点建设煤炭焦化基地,发展优质特种焦炭及煤焦油、焦炉气综合利用生产甲醇及精细化学品。鹤岗煤化工产业园重点建设煤炭气化生产合成氨及肥料、甲醇及其下游产品开发、煤层气开发和腐殖酸综合利用等煤化工项目。鸡西煤化工产业园重点建设甲醇制烯烃、电石和聚氯乙烯树脂等煤化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