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东北网4月11日讯 最近有读者给生活报打电话称,前几年发现的鹤岗“怪坡”现在又出现了新的谜团。原来人们认为鹤岗怪坡与其他地方发现的怪坡一样,车子下坡费劲、上坡省劲的说法都是视觉差造成的,下坡的方向实际是个上坡。而鹤岗的李兆军在一次雨天开车路过怪坡时,突然发现路边沟里的水顺沟向“下坡”流去,如果真的是视觉差的话,那难道水在怪坡是在倒流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记者为此前往鹤岗怪坡看个究竟。
怪坡又添新“怪”
4月9日上午,记者跟随热心读者来到鹤岗“怪坡”。
穿过鹤岗市西郊的松鹤公园,前面就是鹤伊公路鹤岗段的收费站,鹤岗“怪坡”在收费站西边100多米远的地方。记者看了一下,这里处在鹤伊公路10公里。路两边是密密的树林,路南的土坡上还立着“鹤岗怪坡”几个白底红字的大牌子。这段坡路过了收费站后就是一个缓慢的下坡,大约有400米。
据了解,鹤岗怪坡是1999年鹤岗市居民王建华发现的,王建华当时骑自行车路过这段坡路时,本来想借下坡路让车子自己滑行歇口气,但下坡时他不使劲蹬,车子就是不往下走。而行到坡底平路上时,反而觉得比下坡省劲多了。这让王建华觉得很奇怪,他掉转车头又向上坡骑了试试,结果上坡一路轻松,只用力蹬了几下,车子很快就到了坡顶。从此,鹤岗“怪坡”就出了名。
鹤岗“怪坡”是继沈阳“怪坡”之后发现的,后来经许多科学工作者对沈阳“怪坡”研究后发现,所谓的“怪坡”其实并不怪,而是人们视觉差造成的。当时实验时,将水倒在沈阳“怪坡”的路沟里,发现水向“怪坡”的上坡流去。科学工作者认为,水是不可能向上坡流的,唯一的解释是人们看到的上坡实际上是下坡。人们之后接受了这个结论,以为鹤岗“怪坡”也是视觉差造成的。
但鹤岗的李兆军一次无意中发现,却又推翻了鹤岗“怪坡”视觉差的成因。
一次大雨中,李兆军开车路过鹤岗“怪坡”,他向下坡开车时,发现路旁水沟里的水向下坡流去。“按视觉差的说法,‘怪坡’的下坡实际上是上坡,那现在这水不是向‘上坡’流了吗?”李兆军质疑。
现场实验:水往“下坡”流
鹤岗“怪坡”发现以后,当时鹤岗市科委还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前去调查,但后来沈阳“怪坡”的调查结果出来后,便不再有人对鹤岗“怪坡”细究了,谁也没有想到用水流来验证一下。
要想证实李兆军所说的水在路沟里向下坡流淌是很难的,因为鹤岗“怪坡”坡度较缓,一两桶水倒在路沟里不会出现明显的流淌。在现场记者还发现,“怪坡”的路沟里也有不少积水,但没有大雨的话,是很难看到明显的水流。
记者决定将带来的一桶水倒在路面上,虽然水泥路面也很平坦,中间的路面还有向两边延伸的细小坡度,但从整个路面来说,水漫过路面后,还会向着低的方向流。
怕水倒出的惯性力影响判断,记者特意让同去的热心读者把水向“怪坡”的上坡方向缓缓倒出,水湿了水泥路面后,明显向两个方向流去,一是向路沟的方向流,另一个方向是向“怪坡”的“下坡”流去,特别是水泥路面中间线的水泥缝间,水向下坡方向流了3米多远。记者又选了“怪坡”下面的一段路面,结果出现相同的情况。
各种解释都不通
根据目前水向下坡流的新发现,“视觉差”的成因显然难以成立了。鹤岗市科委当年调查鹤岗“怪坡”时,虽然没有最终的结论,但调查者尝试着做了一些猜测,这些猜测除了“视觉差”说法外,还有“磁场说”和“重力位移说”。
“磁场说”认为,发现“怪坡”的地方,很可能“怪坡”附近的山坡有巨大的磁场,大磁场吸引着汽车和自行车由下向上滚动。才出现了骑车或开车上坡特别省力、下坡特别费劲的结果。“重力位移说”则认为,根据万有引力学说,物质结构密度越大,则引力越强。在“怪坡”顶端地下,很可能有一块密度很大的巨石或空洞,所以才出现了这种奇特的现象。
但鹤岗的李启文对这两种说法也有怀疑,如果真有一个大的磁场作用的话,那么“怪坡”就不应该只在这一段坡路上出现,“怪坡”附近的其他山坡也应该有这种现象,但现在没有发现。并且以前来这里调查“怪坡”的人,用指南针实地测试,也没有发现当地的磁场出现异常。“重力位移说”看似有可能,其实也经不住推敲,如果“怪坡”坡顶端地下真的有高密度的巨石或空洞存在,那么“巨石或空洞”不应该只吸自行车和汽车,而不吸水呀?
鹤岗“怪坡”现在出现的车往“上”行省力、水往“下”自然流淌的现象,已经超出了以前对“怪坡”视觉差的判断,“怪坡”到底是什么成因?还应该以具体研究来揭开这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