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7个免费技能班黄了6个 "阳光工程"为何一路碰壁
2008-04-14 05:40:02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李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4日讯 哈市职工大学作为哈尔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之一,连续开了7个免费培训班,但如今技能培训班却办黄了6个。专家表示,在转变农民思想的同时,有关部门更应该将就业与培训结合起来,做好农民工就业的社会保障工作。

  招生人员各地招生

  一路碰壁

  据市职工大学培训部主任吴艳秋介绍,2006年起,市职工大学开设了电焊、面点、编织、计算机等7个专业培训班,一共培训农民工1256人。可目前,市职工大学农民工技能免费培训班,却仅剩下了一个机械加工班,仅有十几个学生坚持学习。负责“阳光工程”招生的綦宝龙,记不清自己一天要敲多少户的农家门,从新发镇到双城,再到呼兰,一路宣传“阳光工程”免费培训农民工技能,却一路碰壁,招的学生寥寥无几。

  农民工免费培训

  并不买账

  国家花钱免费培训农民工,但农民却并不买账。究竟是什么让农民对免费培训失去了兴趣?是什么原因超出了农民心中“小九九”的预算?

  来自伊春市嘉荫县的小伙子苏庆东,是还在坚持学习的同学之一。他告诉记者,他的同学在这儿学习,过完年后,同学把他“硬拽”来的。其实村里像他这样年纪的年轻人很多,但真正想进城学技术的却很少。

  据培训班负责村屯宣传的工作人员反映,与长远地掌握一技之长相比,农民似乎更重视眼前既得利益,个别人表示学习几个月后再就业,还不如帮人打零工、“拉脚”来钱快。一些青年农民认为,城里的个别私企工作劳动强度过大,社会保障不健全,用工不规范、工作稳定性差。

  有关专家就业培训

  做好保障

  专门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田雨告诉记者,农民进城务工是要进行“成本核算”的,学习时间、劳动强度、企业信誉、工资等都是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如果这些成本超出了预算,他们就不会对进城务工感兴趣,也不会对培训感兴趣。

  现在个别地区出现的所谓“民工荒”也是这个道理。要想让农民工买账,首先要想办法转变农民思想———学技能不仅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有关部门还要将就业与培训结合起来,实行订单式培养,做好农民工就业的社会保障工作。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