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百年牛家甸见证松花江水美鱼丰
2008-04-14 11:30:4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赵政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4日讯 百年牛家甸,这个曾经以打鱼为生的渔村,如今却很少有人打鱼了,哈尔滨市最后一个“渔村”即将消失。一百年来,牛家甸见证了松花江的水美鱼肥,同时也见证了母亲河所遭受的种种苦难……

  江北。牛家甸。

  沙俄势力侵入我国东北后,于1897年开始修筑我省的第一条铁路——北满铁路(今称滨绥和滨洲铁路),1900年通车前后,跨越松花江铁路桥北端的一个沙滩上开始有了人烟。这里就是牛家甸。

  迎着春风,从防洪纪念塔沿着斯大林公园步行至青年宫。踏上台阶,进入滨洲跨江桥。东北方向的江边出现了一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的房屋好像建在水上,小船就在门口。

  走下跨江桥,转过一段蜿蜒的砂石路,再前行200米,就到了牛家甸,2名渔民正在江边拾掇舢板船。最近的一家住户开门不到10米就能摸到松花江水。这里,背靠江坝,西临太阳岛。

  -打鱼的只剩下两三户

  今年66岁的于驻滨,带着2只小狗正在一块空地上翻地,准备过段时间种庄稼。1942年,于驻滨的父母闯关东来到了哈尔滨,在牛家甸落足。刚到这里不久,母亲生了他。于是,父母就给他起名于驻滨,希望他永远住在哈尔滨。

  “老邢、老孙……只有四五个了。”于驻滨掰着手指头计算着,“有的人搬走了,有的人已经去世了。”像于驻滨一样土生土长在这里的老人如今已不多。

  “牛家甸,也有人叫牛家屯。其实最准确说法应该叫牛店。当时江上没有大桥,江北的人想到江南办事,很多人都赶着牛车,到江边后把牛车停在这里饲喂,于是这里就开了一家‘牛店’,相当于大车店一样。‘牛店’因此成名。”于驻滨说,当时这里有七八十户人家,一多半的人以打鱼为生,其他人靠在江边摆渡过活。

  说起江鱼,于驻滨打开了话匣子。“小的时候,江里的鱼像米粥里的米一样,几乎一个挨一个。在江边光脚趟水都得小心,要不嘎牙子鱼的刺容易把脚划坏了。”“水面上,水鸟成片,这些鸟专门捕鱼吃,老百姓管他们叫‘鱼狼’。”“晚上鱼吹泡泡的声音连成一片,有的鱼直往水面上蹿。”

  “那时候,母亲结网,父亲打鱼。早上,父母穿上水衩,一声‘唉’就开工,用桅杆顶住岸边,一使劲,小船向江心划去,直到夕阳西下才收工。有时我也跟着上船,父亲每网都能打上来几条四五斤重的大鱼。鲫鱼、白鲢、草根有的是,有的鲶鱼一米多长。父亲每次都能打出很多鱼,大鱼在鱼筐里乱蹦。”于驻滨一脸的陶醉。

  “那时候,靠打鱼,一个劳力就能养活一家人。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鱼就越来越少了。”说到这,于驻滨点了根烟,用力地吸了两口。“好好的松花江,鱼咋就越来越少了呢?”于驻滨满脸不解的神情。

  “靠打鱼已经养活不了一家人了,后来,渔民纷纷改行。”

  “现在,这里打鱼的只剩两三户人家了,都是下岗后呆着没事,重操旧业的,一些老渔民早就不打鱼了。现在,在这里住的很多都是外来打工的。”

  “牛家甸,这个被称为哈尔滨最后的渔村,如今已名不副实。”

  “这两年还行了,鱼还稍多一些了。”一直没有言笑的于驻滨抬起头,向江上看去。在他的脸上,似乎读到了期望。

  -渔民回忆鱼市“叫行”

  

  一些渔民说起当年的渔业,就会提起曾经兴隆的鱼市。

  65岁的王济滨,这个土生土长在这里的渔民告诉记者,牛家甸的人大多以鱼为生。他父亲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渔民,他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起曾经兴隆的鱼行。“那时候,每天都能从松花江里打出好几百斤鱼。但这些鱼必须到位于现在的道外区北五道街附近的鱼行去卖。”

  “那时候卖鱼和现在不一样,而是‘叫行’。每天早上,渔民把打出来的鱼拿到鱼行,按固定的位置和牌号,一字排开,有六七十号。”“前来买鱼的基本都是鱼贩子和饭店的人,这些鱼贩子都是经过登记编号的。”

  “叫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价格写在牌子上,大声喊叫。假如牌子上写每斤1角1分,鱼贩子认为鱼好,就多出价钱,直到没有人出更高的价钱为止。买卖双方互相认可后,便自拍肩膀为号,鱼行的管理人员就会给买方开票,买方交完款后就可以把鱼带走;还有一种叫行是打手势。买方手心向里,卖方手心向外,用手指表示数目,双方认可后,也是拍肩膀。”

  “叫行后,鱼行扣了行费后,把钱再给渔民。”

  “鱼市兴隆了二三十年。后来,哈尔滨政局动荡,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后,鱼行消失了,渔民只好到江边卖鱼。”王济滨说。

  

  -牛家甸数次成孤岛

  牛家甸位于江堤里侧,三面环水。松花江历史上的几次大水,牛家甸都成了孤岛,几乎被淹没,居民出门得划船。

  据史料记载,松花江分别在1927年和1932年发过大水。尤其是1932年,受淹农田190万公顷,死亡2万人,哈尔滨市区受淹长达一月之久。牛家甸也不例外。

  1953年、1956年和1957年,哈尔滨又接连遭受洪水的侵害。1957年特大洪水时,牛家甸里的水超出地面4米多,房屋全被淹了,人只好站在房顶上。

  牛家甸居民张士才告诉记者,每次大水,村民都得到亲戚家“避难”。1998年和2005年牛家甸又被淹了2次。这2次,房子只露个房尖,水浪涛天。牛家甸被江水围成一坐独岛,上千平方米的陆地被江水覆盖,部分电线杆、庄稼被江水淹没,江水封堵住家门,居民出行全部靠划船。

  牛家甸由于设在滩涂上,经常受到江水的威胁。每逢汛期,哈市防汛部门都首先考虑到这里居民的安全问题。

  据介绍,哈市有关部门已多年没对这里的房屋进行产权登记了,也就是说,现在这里的居民都是“黑户”。但是张士才告诉记者,虽然这里的居民多数都没有房屋产权证,但是很多人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不舍得离开。

  母亲河有些累了

  牛家甸,这个曾经以打鱼为生的渔村,如今却很少有人打鱼了。哈尔滨市最后一个“渔村”即将消失,这让生活在江边的哈市市民有些尴尬。

  松花江,这条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承载着太多的负担。饮水、灌溉、吃鱼……松花江养育了我们,但我们用什么来回报这条博爱的母亲河了?垃圾、生态污水、工业废水曾一度注入母亲河的“体内”。

  江瘦了,鱼少了,母亲河有些累了。

  经过松花江污染事件后,我们长大了,我们读懂了母亲河,她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今,我们已经行动起来了,给松花江“减负”,让她休养生息。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这条母亲河还会“容光焕发”。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