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6日讯 从2007年7月开始,71岁的黄秀芳就在家等候领取老年公交IC卡,可10个月之后,老人才得知,自己的乘车卡被人冒领,并已使用数月之久,而自己若想乘车享受优惠,只能花钱补办新卡。对此相关部门竟称,类似事件太多,老人只能认倒霉。而黄秀芳老人则认为,老年公交IC卡是政府部门授予老人的特权,自己的权利被侵占还要为此埋单,很不公平。
黄秀芳老人说,去年7月,她到道里区工程东段社区办理老年公交IC卡,并递交了材料,可到了今年年初,她也没收到老年公交IC卡。她多次到社区咨询,工作人员都说卡已发完,没有她的,并让其到市城市通智能卡客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城市通”客服)咨询。她到该中心,工作人员查询后告知,她的老年公交IC卡已发放下去,并已开始使用。听到这个消息,老人很纳闷:自己并未领取卡,那么是谁替她“享受”了优待呢?随后,社区为其开具证明申请重办,但“城市通”工作人员称,因为卡已发放,重新办理需交纳15元的卡费。
日前,记者以老人家属的身份来到工程东段社区。社区工作人员马某介绍说,去年,老年公交IC卡的申办流程是社区、街道办事处、各区老龄委上报个人信息,由市城市通智能卡有限责任公司统一制卡,卡片制作完成后经由原渠道发放。其中环节挺多,再加上如果本人身份证和现住地址不符,很容易发放错,卡便不能送回到原来地址。该社区与黄大娘类似情况的有很多,许多老人的公交IC卡到现在也没发放下来,黄大娘也只能自认倒霉,花钱补办了。
据“城市通”客服人员张某介绍,老年公交IC卡制作完成后一般都是原渠道返回,至于为什么发放地与原申报地不符,他们也很疑惑。按照原则,卡已发放,不管是不是本人使用,都已生效,若想重新办理,就只有花钱。他们也曾处理过与黄秀芳老人类似的情况,因为无法确定责任方,结果都是老人自掏腰包。
得到各部门的答复后,黄秀芳老人很气愤,她说,既然老年公交IC卡是逐级发放,那么就应该追根溯源回到原先申报的社区,为什么还能发生中途丢失的事件?即便是真的丢失,老年公交IC卡制作时是需要登记本人照片的,为什么冒领者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却不被人发现?花钱多少是小事,关键是责任本不在自己身上,却要为此承担后果,替他人埋单,老人内心很难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