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战士的理论翻译——记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向南林
2008-04-21 06:20:18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1日讯 题:战士的“理论翻译”——记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向南林

  东北网记者孙晓锐

  模范实践党的创新理论,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信仰党的创新理论,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是我一生所要追求的理想。

  ——向南林

小小黑板报成了向南林传播创新理论的舞台

  这些年,向南林先后阅读了40多本理论书籍,写了3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感言,还结合基层特点,整理出《基层官兵理论学习观点辅导教材》、《科学发展观基层读本》等通俗易懂的小册子,深受战友们的欢迎。

  “理论小屋”的烛光点燃战友学习热情

  “向南林哪去了?”2003年一天晚上熄灯后,某部高炮团修理连连长任振东在查铺时发现向南林没在,任连长走到一楼,发现工具库的门缝里露出丝丝亮光。

夜深人不静

  推门一看,向南林正点着蜡烛翻看一本《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杂志。原来,向南林白天本职工作多,修理任务重,很难有大块学习时间,只能采取聚少成多、点滴积累的办法,每天熄灯后学上一二个小时,有时偷偷钻进连队库房,有时打着手电蒙在被窝里,有时则采取替战友站第一班岗的办法。

  “工具库”事件发生后,任连长与指导员商量,决定专门腾出一间装杂物的库房当“学习室”。团领导也给予了极大支持,特批修理连“学习室”晚一小时熄灯。环境改变了,向南林学理论的劲头更足了。就在这间“理论小屋”里,他结合自身体会总结出了《理论观点随机学双十条》,被师里以文件的形式转发推广。在向南林的带动下,修理连战士们学理论热情高涨,“学习室”天天挤满了人。

  “把面和碱比例调适中,揉匀了就是协调;蒸出的馒头香喷可口,大家都愿意吃,就是以人为本;定期弄点粗粮调剂调剂就是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炊事班战士李秀山一边揉馒头一边背记着。突然,一不留神把面碱放多了。这几天,连队组织理论观点考试,大伙儿谁都不敢掉以轻心,李秀山也不例外。由于长时间背记,弄得精力不集中,做饭总是出错,不是缺油就是少盐,已经被班长批好几次了。

  “向班长,你说人人都学科学发展观,可科学发展观跟我这个做饭的有啥关系啊?”李秀山找到了向南林,“这其中关联可大了。”向南林半开玩笑地说,“就好比你蒸馒头,把面和碱比例调适中,揉匀了就是协调;蒸出的馒头香喷可口,大家都愿意吃,就是以人为本;定期弄点粗粮调剂调剂就是全面发展,你说这还没有联系吗?”

  “原来做饭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过去我总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领导机关的事,离我们太远。现在我明白了,其实科学发展观就在身边,就在工作岗位上,今后我们一定要让全连同志天天吃上用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饭菜。”

  “年龄大一点,学起来困难多些,但更应该加把劲。再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30多岁属于青年人啊……”

  “咱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学哪门子理论啊!”修理连三级士官楚军伟是连队的技术骨干,可一提到学理论就拿这句话作挡箭牌。

学习是向南林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向南林知道情况后,决心不让一个人掉队。他每天把报纸先读一遍,凡是理论文章都做好标记,读报时让楚军伟领读;每天的新闻评述,他都让楚军伟第一个发言。慢慢地,一些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在楚军伟的脑海中有了印记。过一段时间,向南林又找到楚军伟说,“老班长,班里要成立理论小组,想请你当副组长。”“我知道你这是鞭策我,可我学理论总是记不住啊!”楚军伟一脸无奈。“年龄大一点,学起来困难多些,但更应该加把劲。再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30多岁属于青年人啊……”一番话打动了楚军伟。此后,向南林主动把自己的剪报本、感悟集借给楚军伟学习,楚军伟一有时间就向向南林请教,还主动和其他同志交流心得体会。去年底,他被团评为“理论学习骨干”。

  楚军伟这个“钉子户”拔除了,修理连官兵学习理论的热情更加高涨,连队先后被师、团评为“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培养出20多名理论学习骨干。2007年年底,还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全面建设标兵连”。

  修理连的战士都知道,向南林手里有一摞一尺多高的剪报本和感言集,这是他多年来学习理论的资料积累,更是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管走到哪里,向南林都带在身边。

  如今,在他的感染带动下,高炮团官兵学习理论的氛围日益浓厚,许多官兵都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那一摞厚厚的理论资料成了大家争先传阅的宝贵资料。

一堂生动的理论课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