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3日讯 题:浓郁书香溢满城——哈市“月读一书”周年综述
又是一年读书日。
2007年4月20日,哈尔滨市“月读一书,打造书香哈尔滨”活动正式启动。一年来,我们的城市被一种浓浓的书香氛围萦绕着、弥漫着,且香浓久远。人们在书香中汲取知识,增长才干,涵养精神,提升品位。这种精神的召唤,让城市平添魅力,让市民更具情怀。
市委书记带头写读书心得
哈尔滨有着悠久的读书传统。上世纪30年代的江畔十里长堤尽是读书人,50年代遍布工厂、商店的理论学习小组,都彰显了城市书香的历久弥浓。
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培养机关干部的学习热情,形成宽松和谐的读书风气,使机关干部充分认识到读书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成为重要命题。
2007年初,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4月20日,市委在全市党政机关公务员中开展以“爱读书、读好书、打造书香哈尔滨”为主题的“月读一书”活动,并成立了“月读一书”活动组委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亲自推荐阅读书目,并撰写首篇读书心得《轰轰烈烈与平静无波———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有感》,开启了活动的序幕。“月读一书”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向机关公务员推荐了2007年阅读书目。杜宇新和各级党政干部又连续撰写文章,为“月读一书”活动的蓬勃开展发挥示范和榜样作用。
“月读一书”活动很快便在全市各个角落展开。各图书馆围绕主题举办多项讲座、交流、咨询和展览活动;《哈尔滨日报》开辟专栏,发表优秀读书作品;市电视台、电台开辟了读书、说书、讲书栏目;市新闻出版局互联网站开设了“月读一本书”活动网页;全市各书店、书城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市直机关目标办将“月读一书”活动纳入到年度思想建设考核当中。
办公大楼里设“图书漂流站”
少一点烟酒味,多一些书卷气;减少一点浮躁心,丰富一些情操感。为进一步鼓励机关干部多读书、读好书,2007年10月,“月读一书”活动组委会在市委和市政府办公楼内设立了“图书漂流站”,组织机关干部每人至少捐一本图书,在书上贴上“漂书签”,签上名字,踊跃参加图书漂流活动。图书漂流活动启动当天,市直机关干部捐书就达3000多本。目前,哈尔滨市已设立5处“图书漂流站”,漂书万余册。
午休时分,各处“图书漂流站”前总是聚集很多人,大家或相互推荐自己看过的书目,或互相交流读书体会。崇尚学习、喜爱读书已在全市党政机关中渐成风气———
哈尔滨市旅游局开展了“周学一日、月读一书、季写一文”的读书竞赛活动,并提倡“选读一批好书、多看一份报刊、诵读一篇诗文、交流一次读感、提高一份能力、牢记一生廉洁”。市公安局领导带头撰写读书心得,带动全局公安干警开展读书活动,得到了全国公安机关的积极响应。市司法局设立了以“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健康情趣,提升文化素养,打造书香机关”为题的“书香园地”,将每个月检查评比的优秀读书心得体会予以展示,为读书交流提供氛围和空间。市文化局在全系统开展了“月读一书”征文评比活动,对优胜者进行奖励。今年“三八”节,市委宣传部33名女同志向市委机关“图书漂流站”捐赠了90本图书,用特殊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月读一书”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不定期通过组织开展“读书知识百题大奖赛”,有效激发了机关干部的读书热情。
全市蔚然兴起读书风
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哈尔滨讲坛”到社区图书馆、“漂书”站,从专场读书报告会到各大书店的图书销售……“月读一书”活动,不仅激发了全市党政机关干部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情,更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学习、喜爱读书的良好风尚,多读书、读好书的风气在全市蔚然兴起。
2007年“五一”黄金周,道里区81个社区书屋和17个街道读书室天天爆满。不少市民放弃外出旅游机会,就近扎进街道读书室里“恶补”知识。他们中既有机关干部、教师,也有私营老板和农民工。
在香坊区进乡街道办事处进乡二新社区内一个小小的“读书角”,2000余册图书是社区居民自发捐赠的,书籍涵盖了法律、历史、文学、医疗保健。如今,这里已成为社区居民读书看报、提高思想文化素质的好去处。
“月读一书”活动,不仅得到哈尔滨市广大机关干部的积极响应,更引起省属部门领导干部的关注与肯定。省档案局局长于佩常致信市委,称“用这个办法使机关公务员发挥个人内因的主导作用,激发潜能,提高素质,应该是廉政勤政建设的治本之策”,并表示愿意以普通公务员身份加入其中。日前,《中国新闻出版报》发表《机关里的新时尚》,对哈尔滨市“月读一书”活动进行全面报道,省新闻出版局将哈尔滨市“月读一书”活动在全省进行推广……
浓郁书香,使全面振兴中的哈尔滨充满思想的活力、知识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