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从青丝到白发 刘桂英35年助老终不悔
2008-04-23 09:39:5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朱宏轩 彭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3日讯 从青丝到白发,35年间,双鸭山市尖山区南山社区主任刘桂英一直为救助社区的孤寡老人忙碌着。

  王海清老人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伤残军人,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日子。刘桂英第一次走进王海清的家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老人脸色苍白,半卧在床,双手捂着胸口,一口不迭一口地喘着粗气,黄豆粒般的大汗珠子,吧嗒吧嗒地落下来。刘桂英顿时眼圈红了,哽咽着扶起老人,说:“我是居委会新来的。”那是1973年的初春,刘桂英才31岁。

  从此,王海清的衣食起居几乎让刘桂英包了下来。王海清72岁那年患上小脑萎缩,高烧,抽搐,刘桂英急忙将他送进市医院,并每天从家来回步行十几里路给他送饭送水,一连护理了13个日夜。老人还是不行了。刘桂英哭着用清水给老人洗过手和脸,给老人穿上“装老”衣服。买来孝布,求爱人出车,将老人送走。那是1976年的深秋。

  时光在流逝,一位又一位孤寡老人相继走进刘桂英的生活。20年后的一个大年三十晚上,刘桂英家里的十几口人欢欢乐乐地看春晚,饺子包好了,菜炒好了,可刘桂英还没回来,孙子、孙女不时地跑到楼梯口去张望。午夜的钟声响了。在全家人焦急地等待中,刘桂英气喘嘘嘘地背着一位脸色蜡黄的老人进了屋。刘桂英对全家人说:“董大爷的日子不多了,让他在咱家过个年吧!”刘桂英的真情感动了全家。于是全家人给董大爷换新衣服,铺新被褥,请老人坐上席,吃午夜饺子。

  原来,刘桂英已经照料80多岁的孤老董甲山几年了。老人多病,春节前才从医院回来。大年三十这天下午,刘桂英提着在家包好的肉馅饺子来到老人家,给他煮饺子吃。从老人家低矮的房门走出来后,刘桂英望着那透着昏暗灯光的平房,“我不能把老人扔下不管。”她转身走回去,背起董甲山回家了。半个月后,董甲山闭上双眼安详地走了。

  刘桂英的助老事迹引来了不少孤寡老人。有位叫夏延臣的孤老,在市里买了房子又卖了,特意搬到南山社区来住。有人问他:“你一个人折腾啥呀!”他回答:“听说南山社区有个待孤寡老人好的刘主任。”

  35年了,刘桂英和南山社区的干部们一起救助几十位孤寡老人。经刘桂英亲手送终的就有12位。今年,刘桂英已经64岁。她依然精神抖擞地为救助孤老奔走着,忙碌着。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