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请让我来帮助你——冰城市民慈善捐赠实录
2008-04-24 07:00:08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赵艳 郑志宏 左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4日讯 题:请让我来帮助你——冰城市民慈善捐赠实录

  今年2月,一位拄着拐棍的盲人老大爷顶着一身霜花,摸索着来到交通银行中央大街支行市慈善总会的捐款窗口,颤颤巍巍地从贴身衣服里掏出带着体温的20元钱,要捐作善款。

  看到老人戴的绒线帽已磨得破旧不堪,脚上的黑条绒棉鞋也露出了棉花,工作人员劝老人:大爷,您别捐了,用这钱去买顶暖和点的帽子吧!老人却摇摇头:钱虽少,是我的一点心意。当工作人员开收据时询问老人的姓名时,老人想了半天:就写“好心人”吧……

  市慈善总会成立15年来,救助19万人次,惠及百万余人。撑起我们这个城市慈善脊梁的,有慷慨的企业家,但更多的是像这位老大爷一样的普通百姓,很多人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留下。

  10元、20元、百元,钱虽不多,却代表着一颗颗热诚的心。市慈善总会的财务情况报告中清楚地记录着每一笔捐款,而每一笔捐款的背后都有着一桩桩动人的故事。

  六旬老人坚持六年每月捐款

  2000年11月,潘勇才大爷戴着口罩来到市慈善总会,捐了400元钱。从那以后,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再也没见过这位老人,经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位老人在捐钱后的一个星期就去世了……

  “个头不高,特别瘦,头发花白,一年四季只穿那么几件衣服。”事情已过了8年,说起潘大爷,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还是红了眼圈:1995年3月,市慈善会来了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捐了100元钱。老人告诉工作人员,他叫潘勇才,是安广小学的退休教师。从此以后,一直到2000年的11月,潘大爷每月中旬都来慈善会捐款,风雪无阻。

  每次来到慈善会,潘大爷都很少说话,捐了钱就走。1998年,潘大爷把捐款增加到了200元,工作人员一再询问,他才说:我的工资涨了,就多捐点儿。

  潘大爷家住在原动力区,当时慈善总会设在道里区。一年盛夏,潘大爷来到慈善会捐款,工作人员看见他在水房里对着冷水龙头喝水,他只说了一句:道儿不远,我溜达着来的。事后工作人员才知道,潘大爷每次来捐款都很少坐公交车,只为省下车钱,能多捐一点儿。

  1999年,潘大爷有几个月没来捐款。年底,潘大爷来了,说自己生病住院了,身体刚刚恢复就来把捐款补上。工作人员劝潘大爷少捐一点,给自己补养一下身体,潘大爷还是那句话:能多捐就多捐点儿,身体不碍事。

  由于当年潘大爷留下的家庭住址已动迁,老人去世后,工作人员至今也无法联系到他的家人,大家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向老人的遗像鞠个躬。

  捐款者大都不愿留下姓名

  “灾区的兄弟姐妹:得知你处受灾,心情非常着急,本人有病,又是低保户,也帮不上什么忙,我和女儿只能在政府给的补助中省下一点点寄给你们,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你的远方朋友井华”——今年2月,我国南方遭受冰雪灾害期间,一封信寄到了市慈善总会,信中夹着50元钱,还有一张手绘的稚嫩贺卡。至今,捐款收据仍存放在市慈善总会,唯一的线索就是信纸用的是多年以前的一张哈尔滨化工六厂的信笺。

  不留下地址,甚至不留下姓名,从银发老者到小学生,从知识分子到普通的下岗工人,他们都伸出友谊之手,把爱献给了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们。虽没有太多的钱,他们却付出了最宝贵的爱心。

  1994年6月19日,市慈善总会刚刚成立不久,一位中年妇女走进办公室,捐出了41793.5元。工作人员问她的姓名和其他情况,她怎么也不肯说,收据上她留下的姓名是:爱心。工作人员清晰地记得,这位中年妇女衣着非常朴素。

  2006年年末的一天,晚上5时30分,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正要下班,走进来一位个头高挑的男孩。孩子非常腼腆,说路过慈善总会时看到外面“送温暖献爱心”的活动宣传条幅,今天放学后急着赶来,捐出自己30元钱的零用钱。无论怎么问,孩子都不留自己的姓名,只说了一句我是六中的学生就急急地跑了。

  下岗职工王敏的儿子王石岩身患尿毒症,生命垂危。一位出差途经哈尔滨的上海人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回到上海后,以朋友的名义汇来4万元,让王石岩顺利实施了换肾手术,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可他的真姓名至今还是个谜。一名福彩大奖得主也拿出21500元,到医院看望了术后的王石岩一家。

  下岗职工加入慈善爱心行列

  哈电表厂职工刘茂华半年未开工资,却拿出压箱底儿的100元国库券兑换成现金,顶风冒雪送到慈善总会。

  一场大火,父亲以生命的代价给了她生的机会,但7岁的延寿女孩刘雪却同时失去了4位亲人,自己全身75%烧伤。寒冬腊月,一对慈祥的老夫妇冒着凛冽的寒风,送来200元,任凭工作人员怎么询问,老人始终也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一封汇款单寄到了慈善会,“300元作为刘雪的救助款”,字数寥寥无几,只知道捐款人叫蔡淑珍,下岗职工,至今也未曾谋面;下岗女工范冬梅,自己的生活举步维艰,但看到刘雪的故事,特意坐车从原太平区赶来,把自己辛苦挣来的20元捐献出来,分分角角的钱币都写满了爱心……

  张建秋是交通银行中央大街支行的工作人员,负责市慈善总会捐款专户的工作,每天在窗口看到前来捐款的好心人,受到感染的她也悄悄加入到了慈善捐赠行列:第一次捐50元,第二次捐50元,第三次捐100元……

  慈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需要关怀的生命的及时雨露;慈善的力量,能让生命的乐章“生生不息”。普通人的善行义举,让我们这个城市时刻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