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改革开放三十年:镜头里的光影和三十年变迁
2008-05-06 13:54:1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彩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上世纪八十年代,像摄影师陈凤春这样旅游时自带相机自拍照片,是平常人十分羡慕的。

 

  图片下方“城乡”二字是金字,这个做法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一度风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陈凤春把妻子在北京的照片认真地着了色:粉红的衬衫、通红的嘴唇。

  1988年,陈凤春儿子5岁生日照。小家伙捧着纸板做的道具,生日蛋糕道具上面的“五周岁”字样是可以根据情况调换的。

  东北网5月6日讯 在哈尔滨道里区繁华的尚志大街上,真美照相馆的三层小楼,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显得有些沧桑和落寞。门口悬挂着的一个颇古典的圆形铜牌,上面写着:真美照相馆,1936年创建。这里一直执业照相,只是里面的摄影师不知换了几茬。

  两代摄影师的“暗房”生活

  “我们照相馆早就没有暗房了,那都是胶卷时代的特征。我现在的工具基本就是数码相机、电脑。”

  年轻的摄影师陈旭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在电脑上熟练地修饰刚拍的儿童照片。他先是把小家伙几张照片周围的普通背景剪掉,然后换上用电脑制作好的有美丽草坪、鲜花的背景图。一张照片里很快就“安置”了两个不同姿态的小家伙,然后合成,一张可爱的儿童摄影照就完成了。“这就是我每天的拍摄生活,一坐就是一天。”他说。

  “老摄影师恐怕很难找到了,如果他们现在走进照相馆都得发蒙,看什么都没碰过,电脑、数码、扫描仪……像这个老式座机,我们就当摆设,多少年就不用了。”陈凤春指挥着员工把墙角里一台古董一样的老式照相机推了出来,让记者探头看里面的镜头、暗盒、气动快门。陈凤春是真美的“头儿”,在这行摸爬滚打了30年,工龄和陈旭的年龄正好一样大。

  说起以前的“暗房”工作,陈凤春津津乐道:“那时在暗房里,安个特别暗的小绿灯,什么都看不见,冲胶卷全靠用手摸,曝光时间要掐的特别准,全凭感觉计时。”

  今年30岁的陈旭,在真美照相馆工作也有12个年头了,但与陈凤春比,他实在是个年轻的摄影师。他说:“出校门后并不太喜欢这个工作,但越干越喜欢,用光、调焦、抓角度、设计背景,讲究的是形神兼备,拍个好照片出来,很有成就感。”

  今年53岁的陈凤春1979年作为知青从农场返城,先在北方摄影社工作,1988年调入真美照相馆任经理。现任真美照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凤春的父母早年在顾乡开了一家个体照相馆,公私合营时归了公。下乡返城时,陈凤春接了母亲的班,一脚踏进照相馆。在他所有的想象里,进照相馆就应该照相。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照相业也迎来了一批新的初高中毕业生,摄影社还专门请来老师傅给新人培训。

  陈凤春被分到了车间工作。照相馆的车间就是照相的后期制作,冲版、洗片、着色、放大、修正、裁剪……他说,其实外人不知道,这里的每道工序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那时,年轻的陈凤春,对一切都充满了激情。正值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家庭旅游热开始勃兴,不少家庭假日去公园、江边野游。这给国营照相业带来一次新的繁荣期,照相馆的胶卷冲扩量大增,师傅们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在黑黢黢的暗房里有时一站就是一天……

  上色,黑白照变“彩照”

  因为在真美没能找到更多的令人满意的老照片,陈凤春于是翻出了自己家人的旧照片。边看边讲,一段一段关于照片的变迁故事,几十年的光影变幻,慢慢在眼前展开……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还一直是黑白照片时代。那时在照片上可加工的,一是加花边,或写上字,照片下的留白处后来还能加上企业或者风景的小图形等。着色是很时髦的照片了,当然在当时要比普通的黑白照贵很多,一般人不舍得照。

  最让陈凤春得意的,是一张一个小女孩抱个洋娃娃的照片,照片的特别之处在于,那上面的“城乡”二字是金字,而不是当时普遍流行的钢笔字。这个做法被发明之后,一度风行起来,成为时尚照。原来,在照片上烫金字,是陈凤春年轻时的一项发明。

  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初期,越来越多爱美的年轻人走进照相馆。陈凤春记得,那时各家照相馆生意兴隆,也都列开架式比赛般推陈出新。陈凤春先是在暗房搞起了革新。当时有经验的老师傅靠心里默数曝光胶片,掐时很关键,他就花几个月的时间鼓捣出了个电子定时器。虽然他现在认为那是“雕虫小技”,但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之后,他又在没有任何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靠一遍遍地拆卸老相机,研究出了电子快门技术。

  陈凤春说:“当时我二哥在文具厂工作,他有次拿回一圆珠笔,上面烫了金字。我灵机一动,何不把照片上黑色的钢笔字也改成金字呢?”这事说起来容易,需要特殊的金粉材料,还要掌握好温度,到印刷厂做字模等等。那时的时尚照就这么出炉了。

  后来,陈凤春又鼓捣出了闪光伞等一些革新发明,年纪不大的他,工资也因此涨了好几次,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陈凤春最用心之作,也许应该是他和妻子去北京蜜月旅行的几张照片。那时,能自带相机自拍,且在天安门前留影,意义非同小可。陈凤春回来把妻子的照片认真地着了色:粉红的衬衫、通红的嘴唇,连旁边的石狮子都让他着上了铜黄色。似乎是一眨眼的工夫,我国就普及了彩照,再也不用在照片上着色了。

  陈凤春儿子5岁生日照引起了记者的兴趣。漂亮的小家伙在一个摆满水果、蛋糕的桌子旁开心地笑着。“那个桌子其实是张纸板,上面的东西都是画上去的。”陈凤春说,那是1988年,照相馆里的背景、道具全靠在纸板上画,现在看起来假得很,但当时可都这样的模式……

  照片里的人文变迁

  “以前,照相是件很严肃的事情。很多到照相馆里来拍照的,在镜头前要么直挺挺站着,要么就死板板地坐着。现在,顾客都像演员似的,要什么姿势摆什么姿势。”在陈凤春的记忆里,人们在照相机前的神情,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凤春的这个亲身经历现在都当笑话听了:“一对来照结婚照的青年人,摄影师钻进老式坐式照相机里,都要用布蒙住自己看镜头。可看了半天,镜头里咋没新娘呢?赶紧出来看,原来,新娘因为太紧张了,晕倒在了地上!而新郎手里紧紧地攥着塑料花,正死死盯着前方,根本不知道新娘哪去了……”

  陈凤春说,最能看出变化的,是结婚纪念照。从男女的位置就能看出地位上的变化,早期的照片一般是男的往凳子上一坐,女的在其身后侧站着。后来男女平等了,照片里的很多合影都是俩人并排坐着。改革开放之后,男的敢“搂着”女方照相了。再往后发展,男的已经是站在女方的身后了。看现在的婚纱摄影,女方是照片上绝对的“主体”……这种位置上的变迁,反映的其实是社会人文的巨大变化。

  照片装饰也发生很多改变。陈凤春说,以前的毕业照,多半都写上“毕业留念”或“前程远大”、“志在四方”什么的,结婚照也就是“革命友谊”、“同舟共济”……后来,照片上开始出现配景或花形图案,很受年轻人追捧。待彩色照片出现后,人们更多追求色彩的变化,服饰变换多样。尤其上世纪80年代后期,“傻瓜”相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自拍自照。那时人们影集里最多的照片就是在公园、田野里野餐、聚会,表情随意而快乐。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人开始“回归”照相馆,拍摄所谓的“艺术照”;后来由单张发展成“集”,装帧成册,照相馆提供各式精美相册,页面题词也开始变得浪漫而温馨,多为“情”、“缘”、“爱”等情感色彩的词句……

  现在,年轻的陈旭多数时间是儿童摄影。陈旭说,现在一般都按套系拍照了,少有为了一张照片到照相馆来的了。一个最小的儿童套系起码也得12张照片,一拍就得几十张。他说,现在的孩子大多很会照相,小小年纪就很会摆POSE。

  从“纪念”到“写真”

  陈凤春说,人人都爱美。爱美的人都喜欢照相。

  当然,照相的人不一定是为了美。为了纪念,为了友谊,为了爱情,为了留存……总之,为了记忆,人们通过照片,留下瞬间美好,记录永恒人生。

  陈凤春说起人们照相观念的变化很是感慨。他说,以前人们照相,更多的是为了留个纪念,同学毕业、朋友聚会、亲人离别,或者结婚纪念、开会留念、旅游纪念……因此早期的照片上都会写上“×××留念”、“×年×地纪念”……等到家庭相机的普及,人们拍照由单纯的纪念性质,更多的变成了个人、家庭的娱乐活动了,这是国人一个不小的变化。而发展到后来的“明星艺术照”、“写真集”等,照相这种娱乐活动,已经成为人们追求自我、展示自我的一个方式。

  尤其现在照片的“实用主义色彩”十分浓重,考试、找工作、各种证件照……照片的需要和被需要几乎无处不在。人们也越来越学会从照片中寻找快乐,布满街头的一次性快照、纯娱乐的“大头贴”、照相馆里的随意合成……还有把照片做进台历、挂历,甚至印制到杯子、盘子、T恤衫上……人们在娱乐照片的同时,其实也就是自娱自乐。

  从在镜头前被摄影师“摆布”,到如今的自我“设计”,这种变化所折射出来的不仅是简单的消费观念的变化,更多的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巨变。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