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1日讯 面对全世界上千支代表队的4000多名参赛选手,哈理工大学哈尔滨籍的三名学生创造了美国数学竞赛的奇迹,他们在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了冠军。据了解,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简称MCM)至今已有22年历史。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不同于传统的数学竞赛,是一种全新的竞赛方式:(1)题目全部来源于自然科学领域或工程技术领域的实际问题,最后以科技论文形式提交答卷,评判时并没有标准答案;(2)竞赛时间是三天左右,可在任何地点答题;(3)竞赛是以竞赛队的形式报名参赛,每队三人;(4)答题时可使用任何外部资源,包括图书馆、计算机及任何软件包等,但不允许与队外人员商量。
比赛过程:四天四夜的魔鬼测试
据哈理工大学数学建模组负责人陈东彦老师介绍,今年全世界来自13个国家的1542个队报名参加美国数学建模比赛,竞争相当的激烈。而四天四夜的测试过程更让人难以想象。
获奖团队的成员之一,也是该团队的核心人物徐敬伟评价这四天四夜的魔鬼测试时说,整个测试过程对他们三个人来说真是永生难忘的经历。据介绍,在这四天里,他们三个人总共查阅了1G以上的资料,曾经浏览过的网站不计其数,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不足三小时,最后两天干脆彻夜未眠,除了吃饭,几乎都在电脑前面查资料和写论文。姜南,是三个人当中写作量最大的人。他告诉记者,四天里他接触的都是英文,脑袋都木了,他一共撰写了27页的比赛论文,比赛结束后有一段时间,他见到中文就想翻译,一个多星期之后才恢复过来。英文翻译写作的准确性是他们遇到的一大难关。据陈东彦介绍,他们三个人的英语水平都是一流的,但是在学校里学的毕竟是日常英语,而他们参赛所要使用的是专业英语,单词和用法都有些陌生。
但是,这个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姜南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五六本专业英语词典,互相对照着,硬是在短短一两天内就找到了专业英语的写作感觉。据介绍,这四天,他们是在学校的数学实验室里度过的,困了就到附近的教室把桌子拼起来,裹着衣服睡一觉,饮食是由学校供应的盒饭。面对如此残酷和艰苦的比赛,徐敬伟和姜南却异口同声地认为,除了乐趣和疲劳之外,真没感觉到艰苦。“也许是忙得忘了吧,比赛结束时,他们反而觉得很轻松,很有成就感。”
课余生活:数学高手热衷社团活动
在人们的想象中,获得国际数学大赛冠军的学生肯定是整天泡在图书馆、自习室和实验室里,可徐敬伟、姜南和权赫然却让人感觉是名副其实的“80后”阳光大男孩,在他们身上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是学校社团组织的骨干成员,个个都身怀“绝技”。
徐敬伟说,“我不想让我的大学生生活流行平淡,我是那种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同时也很喜欢挑战,喜欢创新。”徐敬伟是哈理工网络英语俱乐部的骨干力量之一,他曾经组织过全省大学生英语竞赛活动,为了这次活动,徐敬伟除了上课外,其他时间都奔波在联系活动上。他说,那段时间,我根本顾不上学习,把精力都用在了组织活动上,活动很成功,同时,我也很有成就感。徐敬伟说,他每个学期都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新的目标,他不仅是网络英语俱乐部的成员还是校科协的成员,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很会“玩”的人。获奖团队中英语写做能力最强的要数姜南了,姜南给人印象更像是一位“辩手”,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极强。而姜南的最爱也不是学习,反而是阅读历史书籍和参加辩论赛。他从初中开始就参加了学校的各级辩论比赛,现在是哈理工大学辩论赛的评委之一。姜南对记者说,他把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阅读历史书籍上,到目前为止,他大约阅读了百余本历史书籍,并从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团队成员中资格最老的要数学长权赫然了,他现在已经考取了美国的研究生,今年7月就要远赴异国攻读硕士学位。在三名队员中,权赫然虽然最具有学者风范,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居然也活跃在学校的社团组织间,他对记者说,自己最喜欢发明创造,校科技协会是他除了上课外经常光顾的地方,他喜欢发明创造的那种感觉,而枯燥的自习反倒让他感到浑身不舒服。
获奖感言:合作能力是最大收获
获奖团队的核心人物徐敬伟说:“在当今社会中,团队合作能力日益被公认为人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是目前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以娇生惯养自居,又有多少团队的意识?能够锻炼这项能力的地方不多,所以我们要抓住机会,积极地去锻炼,认真地去体会,并及时地总结经验,才能够增加我们在社会竞争中的砝码。”
徐敬伟说,在他的四次参赛经历中,每一次的队友都不同,每一次都要重新进行队友磨合,同时找准自己在队伍中的定位,可以担任的职责。团队的合作也是在一次次锻炼中慢慢地培养起来的。首先要懂得尊重队友,而尊重就要从听取队友的意见开始,在不是紧急的时候要先听完队友的想法后再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中途打断队友的思路。大家都不喜欢自己说话的时候被别人打断,所以也不要轻易地打断别人的讲话。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就会从这里养成,懂得和做到这一点我们将会受益终生。其次在队友的方案与自己的方案有冲突的时候,首先不要认为自己的一定对,而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所在,将各自方案的优、缺点都摆出来让大家一起分析,然后小组在一起修改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减少主观态度,要以将问题解决好为中心,要客观、理智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另外,在关键的时候我们还要鼓舞一下团队的士气,我们能锻炼到随机应变的能力和个人的领导力,让团队尽快地走出低谷,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