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清扫地下通道20年 古稀老汉社区热心人
2008-05-11 07:58:4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卜丹 黄晏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1日讯 在哈尔滨市香坊区进乡街工程机械厂附近的工程地下通道,人们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一个戴着“治安员”红袖标的老人在认真清理地下过街通道内的垃圾,撕掉“乱手爪子”贴在墙上的各种广告……他就是热心为居民服务的74岁共产党员孙秉涛。

  孙秉涛老人居住的地方属于城乡接合部,外来人员比较多,居民素质也参差不齐。工程过街地下通道修完后,虽然大大方便了行人,但是也有一些人不讲社会公德,在此随意丢弃垃圾。一些人酒后还经常在这里大小便,地下通道内污物遍地,臭气熏天,经过这里的市民都不得不掩鼻而过,而这里还没有环卫人员负责清扫。

  孙秉涛老人看到这种情况后就买来扫帚和铁锹,每天早晨都来到这个地下通道清扫垃圾,除掉墙上粘贴的各种广告。每天早晨孙秉涛都要忙活一个多小时。这已经成为老人20年来每天早晨必做的第一项工作。

  7日6时30分,记者来到了香坊区进乡街工程机械厂附近的工程地下通道。此时孙秉涛老人已经开始在地下过街通道内清理垃圾了。只见他用锹刮下墙上的各种性病广告,行人们经过通道时都与他热情打招呼。一位每天早晨都经过这里的于先生对记者说:“我每天早晨上班路过这里的时候,都看见孙大爷在这里清扫地下通道,还把墙上胡乱张贴的各种广告也都清理干净。作为年轻人我们对他的行为非常敬佩,也应该向他学习。”

  孙秉涛老人1986年从哈尔滨工程机械厂退休后一直热心为居民和社区服务,从不计任何报酬。20年如一日义务清扫过街地下通道,遇到有病或身体不舒服实在不能去时,他就让老伴替他去清扫。

  整个地下通道长60多米、宽约5米,东西两侧还包括48级台阶。冬天时,台阶上积满了冰雪,非常滑,为了避免行人在这里滑倒,孙秉涛就用铁锹和斧头逐个台阶刨冰,一干就是半天,老人累得浑身是汗,直到48级台阶全部没有冰雪为止,大大方便了过往行人。

  周围居民看到他义务为大家服务都很感动,就主动给他送来干活用的线手套,有的为他拿来垃圾桶和扫帚,还有的邻居知道他是山东人,爱吃大饼子,就主动给他买来大饼子当早饭……经常过地下通道的行人也都认识他,看到他早晨清扫通道时都主动与他打招呼。

  孙秉涛老人是工程机械厂社区治安员,他除了每天早晨在地下通道清扫垃圾外,白天还戴着袖标在社区内巡逻。

  2008年3月初的一天,后半夜1时左右,孙秉涛老人被一阵锯东西的声音从梦中惊醒。凭借多年的经验,他感觉有些不对,谁家后半夜锯东西呢?他立刻警觉起来,起身穿上衣服,从二楼的自家出来,寻着声音悄悄地来到楼下。当他顺着锯声一看,原来一个黑影正在用一把铁锯在锯旁边一个综合商店的卷帘门。他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对准盗窃分子迅速按下了快门并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住手!”说着就扑向那个黑影。正在锯门的盗窃分子吓了一跳,站起身来,顾不上拿铁锯撒腿就跑。

  孙秉涛老人热心于社区的各项工作,社区活动中他始终担当义务“摄影记者”和“摄像师”,为社区党的基层工作留下了大量的珍贵资料。由于他儿子开了一家摄影社,有复印机,他还免费为社区复印资料。另外他每天义务清扫的地下通道的照明灯和电线经常丢失和被损坏,他就主动买来电线和照明灯更换。遇到低保户生活有困难时,他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捐钱捐物;黎明乡的农民遭受灾害时,他自发组织居民捐赠,把大家捐的一卡车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的贫困农民手中;他还主动帮助残疾人学习摄影技术,免费培训,使其可以独立开店,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孙秉涛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受到社会各界称赞。他先后被香坊区通乡街工委和通乡街道办事处授予“2004年度通乡地区治安防范工作先进个人”和“200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