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2008-05-13 12:56:5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3日讯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思想解放的热潮。这场以理论形式进行的探讨,其意义远远超出了理论自身,因为它不仅打碎了人们的精神枷锁,让人们以理论自身的方式面对理论,而且号召理论面向现实,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号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真理标准大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回归和捍卫,为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道路。

  三十年后的今天,理论工作者有必要回顾和总结历史,进一步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提供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首开理论联系实际的先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党继续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一方面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另一方面,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不仅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而且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理论工作者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源于实际,又超越实际。一方面,理论离不开现实。真正的理论是理论工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基于民族性的形式,对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类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理论离不开理论工作者的生活经验,离不开民族性和时代性境遇,离不开人类的生存关照。理论只有回到现实、源于现实,并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才是真正的理论,才能真正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理论回到现实是理论自身彻底性的需要。另一方面,现实离不开理论。现实只有联系理论才能恢复和确证真正的现实,现实的理论关照也是现实展现和创造自身的方式。理论和现实是内在统一的,理论在现实中回归和实现自身,现实在理论中不断生成,这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题中应有之义。

  理论工作者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必须把握以下两个环节。

  首先,要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有理论,理论要想彻底,首先是要有对待理论的真诚态度。理论研究不能走捷径,不能媚俗,更不能急功近利。理论研究需要对理论本身有起码的尊重,这不仅包括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求索和创新的执着精神,更重要的在于,要有对理论的崇敬和信仰。因此,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首先要以理论的方式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研读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著作和文献,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理论工作者内在的思想资源。同时,要有开放的理论视野,积极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相关成果,丰富我们的理论内涵。

  其次,理论要真正回归和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理论要想彻底,还要回归和面对现实。理论研究要走进现实,不仅要融入现实生活,从中汲取营养,而且要面对现实,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理论指归。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与挑战。理论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实际,倾听时代的声音,感受时代的脉搏,以真实的生活体验、真切的价值关怀和真正的问题意识指引和推动理论研究。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很多现实的重大问题急需理论工作者深入思考,诸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统化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现实统一问题、“三农”问题、教育医疗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等等。这样,理论工作者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更好地实现自身,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王国有)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