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8日讯 17日是哈尔滨市首支医疗队赴成都救援第三天,截至昨天,哈尔滨市赴成都医疗队共诊查病人280余人次,会诊95人次,实施手术20例。连日来,在与哈尔滨市医疗队的每个成员联系中,除了了解到医疗队救援的情况外,记者还被医生、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抢险的故事所感动。
每天打四遍胰岛素
市第一医院普外科医生郑宇今年46岁,从到成都展开救援工作到现在,他每天至少工作15个小时,谁也看不出他身患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需要打四遍胰岛素。“轻伤不下火线”,他就是靠这份执著几次找到医院领导并说服家人,成为哈尔滨市首支赴川医疗救援队的一员。超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生活势必会对郑宇的病情有所影响,但郑宇始终说“我没事,比起那些需要我们的病人,我的病算不了什么。”
不顾骨折坚持抢险
在采访中,郑宇向记者讲述了在灾区令他触动很大的事。郑宇和市第二医院潘晓峰在机场候机准备接送伤员时,在军人医疗站遇到了一名受伤的少校。这名少校一直随运输机进行空投物资工作,在空投中,少校的右腿被夹在了两箱物资之间,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便继续抢险,他就这样坚持了两天。在检查中郑宇发现患者的右腓骨处有明显的压痛,可能骨折了,当郑宇告诉这名少校,他的伤需要拍片检查时,这名少校回答:“马上要飞,你给我包上就行。”看到他那竖毅的眼神,郑宇只好替他进行了清创,将坏死的组织去掉,消毒后重新包扎,做完这一切,郑宇再三叮嘱医务兵要给他打破伤风针,并发给口服抗生素。运输机随后又呼啸着起飞。
争取支援机会瞒2岁
今年55岁的市第四医院副主任医师迟长平是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医生。在电话中他告诉记者,灾情发生不久,他就报名要求参加救援医疗队,因担心医院嫌自己年龄大不让去,他在报名时还隐瞒了2岁。当时四院的很多医生都报名要求参加医疗队,迟长平是凭自己是报名者中资历最深医生的优势争取到医院唯一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