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活动现场。陈哲 记者 李巍 摄
东北网5月26日讯 握着交警哥哥的手流下眼泪
四川籍王林是黑龙江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学生,在捐助现场,他意外地发现,资助自己的竟是一些交警。王林从小的志愿就是做一名警察,当他握住赶到现场的交警代表的双手时,激动得落下了泪水。
据了解,省交警总队哈大交警大队一直在默默地资助着几名贫困学生,当看到生活报组织的这次活动后,大队长于国海当即表示应再献一份爱心。王林说:“受灾后家里再也没有钱寄来,现在有了这些交警大哥哥的资助,我一定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也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警察。”本报记者刘继斌
我会一直资助你完成学业
“我会一直资助你完成学业,让你没有后顾之忧。”哈市人大代表、北方贵族度假村董事长路庆义对哈医大05级陈红应说。
作为哈市人大代表,多年来路庆义始终热心于公益事业,从2000年至今,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他都要到道里区清洁大队慰问,给环卫工人送去元宵和现金。1997年至今,他还一直帮扶哈市道里区民安街一户残疾家庭。本报首席记者夏德辉
5000元生活费交到学生手中
哈尔滨理工大学06级学生刘汉源和吕延同在一个班级,他俩同时获得哈尔滨未来事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铭的资助。陈利铭说:“我会一直资助你们完成学业,希望你们在学业上齐头并进。”陈利铭现场将每人一年的生活费5000元分别交到他们手中。
多年来,陈利铭始终热衷于公益事业,曾经出资120万元在辽宁义县建了一所希望中学;在道里区新农村建设中捐款20万;2002年陈利铭又资助了一名哈工程大学的女大学生。本报首席记者夏德辉
“有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
田雷雷和林皓均是哈尔滨理工大学学生,不同的是田雷雷为大一新生,林皓正在读研。哈市道外区人大代表、哈市汇文书店经理白云鹏表示要同时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在见面会上,白云鹏和他们交谈,勉励他们要坚强,并表示有困难随时给他打电话。
据了解,在此之前,白云鹏正在资助道外区滨江社区一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目前这名大学生在南方一所大学就读。而且从2002年开始,白云鹏参加滨江社区组织的爱心超市,每年临近春节,都为贫困户送去米面和豆油。本报首席记者夏德辉
8人联合资助灾区学子
24日一大早,哈市工商局道外分局的魏婷和她联合的7个资助者一起来到报社,他们共同与家住四川省都江堰的邱千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
魏婷说,她看到生活报发起的这次活动后,非常想帮助这些灾区学子渡过难关。和她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在瑞丰拍卖公司工作的朋友张卓、孙爱春,5个朋友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也纷纷拿出压岁钱,他们决定共同帮助邱千读大学。魏婷说,她会当好联络人,定期收钱,将这些凝聚爱心和力量的生活费交到灾区学子手中。本报记者吕晓艳
“哈尔滨就是他们的家”
在25日的捐助现场,哈市爱心市民秦莹女士与徐建林结成了资助对子。
秦莹说:“我每天都在看关于四川地震的报道,看到那么多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特别难过。作为一位母亲,我觉得有义务为这些灾区学子做点什么。让他们振作起来,努力完成学业。哈尔滨就是他们的家,哈尔滨人就是他们的亲人。”本报记者高中华
“没关系,阿姨帮你还贷款”
在见面会现场,市民毛海波握着哈医大06级学生刘洁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毛海波对记者说:“从此以后,她就是我的家人。”
毛海波告诉记者,她在哈市从事服装生意,一直想找机会为灾区学子做些事。“刘洁这个孩子挺好的,我很喜欢她。从今以后,她就是我的家人。我会每星期请她到家里来,就像一家人一样。”当得知刘洁还有助学贷款没还上时,毛海波说:“没关系,阿姨帮你还。”记者注意到,刘洁的眼圈红了。
身在外地,委托同事来资助
在见面会现场,记者又见到了金太阳集团索菲亚精品城的王巧玉。这已经是该集团第二次对灾区大学生进行资助了。
21日,《生活报》“我帮灾区学子读大学”报道见报后,当日该集团就捐了2万元。王巧玉说,这次来是受商城业主沈文红的委托,沈文红在外地上货赶不回来,但她非常想帮帮这些孩子。当日,王巧玉代表沈文红与哈医大学生赵波、黄萍成功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