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7日讯 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些震区群众携子女陆续到哈尔滨市务工或投亲靠友。昨天,市教育局发出《通知》,要求及时妥善安置好来哈的震区群众子女入学,使他们顺利继续学业。记者获悉,截至昨天,哈尔滨市中小学已接受近30名震区孩子在哈入学。
《通知》要求,地震灾区来哈暂住、务工的居民所携带的子女或寄养在哈尔滨市亲属家的灾区儿童少年需在哈尔滨市中小学校借读的,由灾区居民或监护人凭受灾相关材料,向其在哈暂住地所在区、县(市)教育局提出申请,由区、县(市)教育局根据其住所就近安置入学;附近学校学额过大,无法接纳的,则统筹安置到其他学校就读。各中小学校要免收灾区学生的一切学习费用,为学生提供教材;任课教师要根据哈尔滨市和当地教学进度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补习课程,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此外,各中小学校对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灾区来的学生要进行必要的、科学有效的专业心理辅导;要组织帮扶小组,让灾区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同时要尽量避免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心理伤害的活动。
《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要关心原有的来自地震灾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发生家庭变故的学生要给予经济帮扶和精神抚慰,使其能够继续顺利完成学业。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学校要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班会等时间,进行一次预防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对有安全隐患的学校要重点指导,限期改正。
据了解,截至昨天,76中、继红小学、兆麟小学、工程小学等学校已接收近30名来自震区的孩子入学。不仅是公办学校,私立学校哈市中实学校昨天也免费接收了来自震区的初三学生王如月来校读书,并为她购买了新的课本、书包等学习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