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临时安置点内受灾群众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菜
2008-05-27 10:18:01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侯文琰 鲁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7日讯 还没有完全竣工的绵竹市体育馆成了灾区居民的临时安置点,在这里有医院、食堂、心理救助点……

  26日中午,记者来到绵竹市体育馆,远远看到馆外搭起了一排排帐篷,整齐但颜色不一。在体育馆门口,绵竹市人民医院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个灾民安置点是14日设立的,至今已安置受灾群众近两万人,同时还负责收治地震中的伤员。

  此时,很多受灾群众正躺在临时搭起的床上午休。许多床旁边摆着饼干、水等救灾物资。一位青川受灾农民告诉记者,他带着老婆和孩子来这个安置点已经四天了。“我们现在每天都能吃到热乎的炒菜和米饭,都是部队的战士们为我们做的。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是到这个安置点后,政府和好心人给我们拿来的。”

  记者看到,体育馆中的网球场现在成了一个大大的病房,我省医疗队的哈医大二院、农垦医院和哈市胸科医院的医生们就在这里工作。哈医大二院医生陈宏告诉记者,现在这里大约收治了200多名病人,很多是在地震中受伤的。这里已经有了一个用帐篷搭起的简易手术室,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清创处理和缝合手术。在体育馆的另一侧,某部队医院设置了一个比较规范的手术室,在这个手术室中,已经成功地抢救了好几个危重患者。

  走进临时安置点的灾后心理救助点,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他们主要是让一些因为地震而心情不好的孩子恢复快乐。22日,他们特意举办了一次绘画大赛,让孩子们亲手画出自己的灾后感受。大部分孩子所表达的主题都与学校有关。在孩子们的笔下,他们未来的学校都很美,不但有绿树红花,还有国旗飘扬。参加这次绘画比赛的孩子大都来自青坪、汉旺几个重灾区,他们的学校在地震中几乎都倒塌了。

  走出体育馆,记者看到一位身穿白色防护服、肩背红色药箱正在为帐篷区地面消毒的卫生防疫人员。据其介绍,他们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对整个安置点喷洒消毒药水,并对医院进行重点消毒。整个安置点的卫生情况良好,没有疫情发生。

  图为在绵竹市体育馆临时安置点,地震中受伤的杨大娘(中)坐在露天病床上,她的女儿正在旁陪护。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