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0日讯 敲开七台河市欣源小区110号楼零层2户的住宅门,主人张贵热情地把记者让进屋内,高兴地和记者攀谈起来。
一进门是一个十多平方米的会客厅,客厅西北角电视柜上摆放一个19英寸的彩色电视机,老两口的牵手幸福合影端正摆放在电视机上。一个寝室、一个厨房加上客厅都朝阳而设,只有一个小寝室在阴面。
室内铺着崭新的地板革,整洁的各种生活设施有序摆放。卫生间和厨房的白色墙砖擦得光亮如新,干干净净的大理石灶台板上整齐地摆着煤气炉具和为老伴准备的早餐。虽然只有56平方米,但一进这个家就会让您感到恬静、温馨和幸福。
性格开朗,快言快语的张贵老伴郭秀芹开口就说,太欢迎记者来采访了,我们就是不认识记者,要是认识早就想请您们到我家来,表达一下我们矿工家属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今年49岁的张贵是新立矿直属井的一名采煤工人。1986年,20多岁的张贵把自家的承包田承包出去,偕全家从依兰县愚公乡来到七台河,在新立煤矿当上一名采煤工人。生活稳定后,转过年老张全家在工友的帮助下,在新立矿小学附近盖起了面积为61平方米的土坯房,在七台河市有了自己的新家。
老张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每月能领到固定的薪水,一家老少生活衣食无忧就满足了。
可好景不长,他盖的房子坐落在采煤沉陷区内,新房盖好没几年就出现裂缝,每年入秋老张都得修房子、补裂缝。到2006年,老张的房子西山墙已有两道大裂缝,宽的有15公分,小猫、小狗都能来回自由行走。加上房屋每年下沉,把房梁都沉塌腰了。每逢刮风下雨,除四面透风外棚上还直掉泥土。
张贵说:“遇上大风大雨天气,我在井下干活都不安心,很怕家里房子出事,升井后连澡都顾不上洗,先跑回家看看房子倒没倒。”
郭秀芹接过话茬:“不光房子七裂八瓣,连四周的道路也都给破坏了。每年整个春夏都离不开靴子,周围净是泥坑和水坑。最怕的是夏天下大雨,院里的积水直往屋里灌,舀都舀不过来。夏天天气暖和还算好过点,一到冬天房子冰冷,每天烧炉子烧炕得烧到晚上九十点钟,还害怕煤烟中毒,那生活别提多难了!”
“现在好了,连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楼,要不是党的政策好,光靠我们自己的那点积蓄,下辈子也没指望。”老张感慨地说。
2007年11月20日,是老张搬新家的日子。刚搬进新楼,老俩口激动的都半宿没睡着觉。“不是在做梦吧!”老伴摸摸这,瞧瞧那,高兴地问老张。“这还能有假,这是党和政府对咱矿工的关怀!”老张高兴地说。
老张告诉记者,搬新家的前一天,他把自家的几双靴子全都用剪子剪碎了,扔进火炉烧掉了。标志着告别沉陷区,过上新生活。
更让老两口高兴的是,他们的长子,同样在新立矿开拓区当掘进班长的郭志刚,也同一时间在欣源小区得到一套住房,面积和自己一样大,就住在老两口的后楼。
现在老张出门就是绿地,家四周都是商服网点和休闲广场,上下班矿上的通勤车直开到家门口。每天吃完晚饭,老张都和老伴到休闲广场看看秧歌,锻炼锻炼身体,逛逛商场和超市,买点可口食品,生活的质量一下子就提高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