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制作工艺消失近半个世纪 冰城人续写靰鞡鞋传奇
2008-06-03 07:38:0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金 雷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3日讯 记者从哈尔滨市文化局获悉,哈尔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于近日由哈尔滨市政府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角雕制作技艺》、《靰鞡鞋手工技艺》、《麦秸工艺品手工技艺》、《老厨家传统厨艺》、《昆仑派武功》等8项。

  本报即日起开设专栏,向读者介绍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由来和其背后的故事。

  作为东北人特有的民俗物品,靰鞡鞋制作工艺已消失了近半个世纪。市民王立光、李寿发等6人继承靰鞡鞋的手工艺制作,仍然演绎着靰鞡鞋传奇。

  据清代文献记载:鞠牛皮为履,名曰渥腊。此渥腊就是靰鞡鞋。《黑龙江外记》记载:土人著履,曰靰鞡,制与靴同,而底软,连帮而成,或牛皮,或鹿皮,缝纫极密,走荆棘泥淖中,不损不湿,显亦耐冻耐久。

  记者在香坊区一个小作坊见到了已经消失近半个世纪的靰鞡鞋。这些靰鞡鞋已不再是人们穿在脚上的鞋,而成为一种留作纪念的物品。在生产靰鞡鞋的小手工作坊里,王立光、李寿发等6人正围坐在一张木桌边一针一线编制着靰鞡鞋。桌上摆放着已经完工和一些半成品鞋子。这些靰鞡鞋大小不一,有成人穿的,也有类似婴儿脚大小的。

  今年51岁的王立光是作坊负责人。2003年,王立光因对黑土文化的特有情怀,本想打造一个民间民俗展馆,在他们收集这些民俗物品时发现,靰鞡鞋是很多民族都拥有的一个特有物品。赫哲族用鱼皮做,满族人用牛皮做,汉族人用牛皮和马皮做,而且样式如一。在寻找靰鞡鞋的过程中,王立光发现,靰鞡鞋的制作工艺已处于失传边缘。他在东北的这块黑土地上寻找了一年,也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制作靰鞡鞋的匠人。为了这种文化的延续,王立光决定继承保护靰鞡鞋的手工艺制作。

  2007年,王立光等人终于在吉林省找到了制作靰鞡鞋的民间艺人谢庆海。老人当时已经80多岁,并患有半身不遂,说话口齿不清。老人已经无法亲自做靰鞡鞋。老人用含混不清的话语讲着制作靰鞡鞋的步骤,李寿发则用笔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回来后,他们按照老人的“说法”,制作第一双靰鞡鞋,但是没有成功。他们再次赶到吉林省,拿着自己的“作品”去请教。在老人的指点下,他们进行了二次加工,终于完成了第一双靰鞡鞋。7月份,失传已久的靰鞡鞋终于重现于世。

  王立光说,靰鞡是中国民间古老的鞋子,是满族先人创造的。关东一带十分寒冷,所以靰鞡鞋是这里人们的主要防寒用具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靰鞡鞋就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且靰鞡鞋制作工艺已经处于绝迹。曾经是人们必需品的靰鞡鞋已成为一种历史,一种文化。目前他们在保护和继承这份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希望使之成为城市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