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牡丹江市实现自身快速发展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
2008-06-04 09:00:4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徐大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4日讯 “沿边开放是全省的发展重点,更是牡丹江的发展重点”,“牡丹江作为沿边开放的窗口,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思路再宽些,步子再大些,在全省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省委书记吉炳轩在牡丹江考察时对该市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

  几年来,牡丹江市发挥区位优势,调整发展战略,在不断对外开放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19.1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占全省外贸总值的44.2%。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沿着十七大确立的提升沿边开放思路,在我省对外开放中占据比较优势和重要示范作用的牡丹江市,如今正在努力建设沿边开放的先导区,带动和促进全省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

  二十年努力开放水平稳步提升

  对俄经贸和合作优势,是牡丹江经济发展最大比较优势和最具核心价值优势,也是能对全省发展起到重要带动作用的优势。

  1988年恢复边贸以来,从仅有1户边贸公司发展到现在遍地开花,在双边贸易、外派劳务业务,建立境外企业、境外经济合作区等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牡丹江市20年对俄经贸的发展,基本浓缩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个阶段。

  在这二十年里,绥芬河、东宁口岸逐步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对俄口岸,对俄贸易方式从易货贸易到边境小额贸易,再到对外加工贸易,如今发展到资源、市场两头在外、双方企业跨境合作,牡丹江市对俄贸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

  在强力推进对俄经贸合作的同时,牡丹江市还加强了与韩国、日本、美国以及东盟、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出口市场发展到168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年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外经贸基础稳固,发展势头良好。

  2007年,牡丹江市对外贸易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75亿美元大关,达76.4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占全省44.2%;对俄贸易实现58.7亿美元,同比增长38.4%,占全省54.7%,占全国的12.2%,实现了三年翻一番的目标。

  哈牡绥东产业带已展开“雏翼”

  301国道直通国门,以其为主轴的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建设的实施为牡丹江市沿边开放注入了新鲜活力,成为牡丹江市乃至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主体支撑。

  从2006年开始,牡丹江市把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牡丹江境内的建设作为推动全市经济整体发展的龙头,全面启动对俄经济带建设。对俄经济带背靠俄罗斯的资源和市场,以木业产业为主导,以牡丹江市为中心,以滨绥铁路和绥满公路(301国道)为轴线,依托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西连哈尔滨市,东经绥芬河、东宁两个国家一级口岸延伸到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海参崴港。经济带全长700公里,其中在牡丹江市境内长225公里,沿线两侧分布有7个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80.9平方公里。

  2007年,哈牡绥东经济带29个5000万元以上市级重点项目,有26个开工建设,海都机电城、腾达木业等一批项目相继投产达效。如今,整个对俄经济带启动面积已达30.93平方公里,安排就业33800余人。

  今年1~4月,又有21个大项目落户产业带,计划投资56亿元。至此,哈牡绥东产业带累计已落户企业和项目35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74个,计划投资36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9.5亿元。

  陆海联运大通道,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

  没有出海口,一直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2007年10月15日,首批内贸货物经牡丹江、绥芬河出境到俄罗斯境内,经海参崴港口登船出海,并最终抵达上海,标志着跨国陆海联运大通道的正式开通,为我省开辟了新的出海口,“借港出海”的梦想终成现实。

  跨国陆海联运大通道,以"中-俄-中"这一运输方式解决了我省物资跨境运输问题,开辟了新的出海口,缩短了运距,更拓宽了思路,赋予物流发展以新的理念,带动了全省对外经贸的整体发展。

  如今,华晟国运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物流铁路专线得到国家铁道部的正式批复,分档建设物流基地、仓储基地、商品信息平台,联结口岸和境外及国际市场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组建集包装、运输、加工、仓储、信息于一体的国际化物流公司的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在成功实现“中—俄—中”方式后,牡丹江市正在积极运作“中—俄—外”的大通道方式,力争通过俄罗斯远东的海参崴、纳霍德卡等港口把我省乃至东北三省的物资转运到世界各地,借助大通道努力建设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进而扩大与俄、日、韩乃至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加工园区拓展境内外两个市场

  以加工园区为载体,以加工基地为依托,实施两端互动,不断发展产业集群,是牡丹江市近年来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在对外出口加工基地建设上,该市以市场为导向、以木业为主线,绥芬河海都机电产品城、绥阳进口锯材加工园区、海林国际木业城、穆棱万事达塑编城等龙头产业平台和汇丰石油钻具、碳化硼加工等大项目建设方兴未艾,培育出一批对外出口生产的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了服装、鞋帽、家电、建材、食品、家具等形成六大对外出口产业群。

  在建设跨境加工龙头基地方面,牡丹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境内外两个市场。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康吉经济合作区、华宇工业园区、绥芬河远东工业园区和新北方工业园区等5个境外示范园区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同时发挥境外园区示范作用,开展木材采伐、轻纺加工、机电组装等方面的合作,加大重点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境外园区企业规模。

  如今,全国最大在俄经济合作区——乌苏里斯克康吉经贸合作区全面启动,入驻企业12户;以亚洲商贸城为代表的境外轻工、建材、果菜、商贸等8个批发市场建设全面铺开;全市在俄境外企业突破百户,其中木业企业达到29户;签订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项目41项,合同金额8572万美元,实际派出劳务人员2769人。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