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手记:灾后孩子的心灵更需要抚慰
2008-06-05 11:08: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侯文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在成都市四川省人民医院我们见到了两个在地震中受伤的女孩子,她们都是我省赴川医疗队副队长、哈医大二院副院长于凯江的患者。其实在这次地震中有很多孩子受伤,但由于她们之间巨大的反差,让我对她们的印象尤其深刻。

  从烦躁到抑郁

  今年15岁的小丽(化名)是都江堰市一所中学初三的学生,在废墟中被压了十多个小时后,小丽被解救出来。但由于长时间的挤压综合症,小丽的右腿最终没有保住,而且患上了严重的急性肾衰竭。

  于凯江说,从18日他到医院后看到这个孩子,就发现这个孩子在身体受伤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了很大伤害。“这个孩子的情绪十分低沉,她拒绝和任何人说话,拒绝吃东西,拒绝喝水,甚至拒绝睁开眼睛看周围一眼。”于院长说。

  见到人就极度兴奋

  而和小丽同在四川省人民医院ICU病房住着的18岁的郑洁开朗的让人有些担心。

  于凯江院长带着我们刚走进病房,我就看到了病床上躺着一个漂亮清秀的姑娘,她的左臂几乎被齐肩截断。看到我们进来,她的脸上一下露出灿烂的笑容,“嗨,你们好。”还没等我们说话,她就先主动打起了招呼。

  “今天怎么样啊,小姑娘?”于凯江问她。“还好,就是左胳膊有点痛。”她说。“然后她告诉我们她是高三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她恰巧没在学校。从四楼跑到一楼时,忽然间整个楼梯倒下来把她压在了下面。当时我就想完了,我的胳膊要断了,但我还稍微能动,于是就把身子稍稍侧了一下,把头枕在旁边支起来的楼梯扶手上,到晚上下雨了,我用手把胸罩解了下来,接着从瓦块中渗出的雨水喝。过了两天两夜他们才找到我把我救了出来……”根本容不上我们插话,郑洁一边笑一边说着地震发生时自己的遭遇,仿佛自己根本没受伤一样。

  灾后孩子的心灵更需要抚慰

  于凯江说,在这次地震中有很多孩子在受伤后无法接受地震带给他们的痛苦,所以选择了逃避。象小丽的抑郁和郑洁的兴奋都是心理反常的一种表现。

  灾后心理干预对于孩子来说十分重要。他说,小丽住进医院的当天,和她同上一个学校的表弟也被送到医院。弟弟的左上肢被截断,之后情绪也很不好,为了安慰他们,于凯江在给姐姐看病时就告诉她,弟弟也在,还问她好不好。然后在给弟弟看病时,又对弟弟说,姐姐现在很好,问他是不是也好。就这样在于院长善意的谎言中,两个孩子的眼中渐渐有了光亮。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