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5日讯 高考化学应采取哪些答题技巧?生活报记者采访了哈师大附中化学高级教师卢颖。
优化答题顺序。考生拿到试卷后,应快速通览试卷,判断科目及题目的难易、估计答题耗时。可以先答自己最擅长的科目,把时间和精力更多放在自己最拿手、最面熟、最有思路的题目上面。对于个别对自己来说难度很大的题,要勇于作答也要敢于放弃。
控制解题节奏。考场上要立足一次成功,稳字当先。剩余少量时间,应复查解答疑难问题的思路方法是否有误以及解答简单问题中有无粗心大意和笔误等低级错误,另外试卷前几道题由于情绪紧张或未进入状态错误率也可能较高。答较易题要节约时间,但要杜绝“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忌前松后紧,千万不要因为和某一学科、某一道题较劲,而无限压缩后面题目的作答时间。
谨慎严密审题。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审题首先要审关键字。常见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等,对同分异构体的限制条件更应该注意。其次要审表达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避免答非所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第三要审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
看准要求作答。常见的失分情况包括把答案写在密封线内或本题答题框外;没有按规定的化学用语回答;计算型填空物理量单位错写或漏写;方程式不配平等。每道客观题都有三四个点考查化学用语,分值相当可观,因此看准要求并规范书写是考试中制胜的关键。语言叙述性题目作答时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叙述准确、环环相扣、表达直接,不是写得越多越好,如沉淀法在定量实验中“洗涤和干燥”是关键,而且能用方程式说明问题的尽量书写方程式,电解质溶液理论问题一般用酸碱或沉淀反应原理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