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5日讯 当您听到周围有人得了高血压、脂肪肝、颈椎病这样的疾病时,您也许不会吃惊。而当听说这些疾病出现在十几岁甚至只有几岁的孩子们身上时,您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吃惊、可怕了。而据记者调查了解,一些过去与儿童或青少年“绝缘”的成人疾病,如今已不再是成人的专利。有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孩子得上了成人病。
1岁患上失眠症
事例:张女士的儿子才1岁多,可只要21时之前带他去睡觉,他总是哭闹着不配合。后来,家长只好让他多看会电视,等到22时以后才睡觉,结果宝宝便染上了“夜猫子”的坏习惯。最近,张女士带儿子检查,发现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了失眠问题。
专家指点: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神经科儿童睡眠问题专家沈乃霞大夫介绍说,以前医院接受睡眠困难患者主要是初高中学生,尤其是临考阶段,一些女学生特别容易出现失眠问题。而最近几年,一些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也出现了成人夜生活综合征的症状。沈大夫认为主要原因是成人夜生活过多,影响孩子作息。她建议,家长应注意宝宝临睡前不能过于兴奋,更不要让宝宝跟父母一起熬夜。家人要想孩子早睡就应先改变自己的“夜猫子”习惯。
5岁查出妇科病
事例:5岁的洋洋一感冒家长就会不停地给她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前段时间,洋洋突然对妈妈说下身痒,妈妈仔细一看,洋洋的外阴部红肿、还伴有异味,洋洋的妈妈立即带着洋洋到哈市儿童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确定,洋洋患的是外阴炎。主要原因就是长期服用抗生素药物所致。
专家指点:哈尔滨儿童医院青少年门诊部于泓主任介绍说,从2004年4月15日青少年门诊挂牌以来,共接待了上千例患有外阴炎的幼童和少女。一些孩子经常挑食、偏食,盲目进补、食用小食品,不讲个人卫生、过于讲卫生等都易患病。而滥用抗生素更是使很多未成年人患上妇科病的原因之一。抗生素的副作用之一就是破坏体内细菌群落的平衡。过量服用抗生素可能导致阴部炎症的产生。健康女性的阴道本来就有“自洁”的能力,阴道中存在一种乳酸杆菌,可以始终保持阴道内环境呈适度酸性。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阴道中的乳酸菌受抑制,失去对细菌的抵抗作用,扰乱阴道的自然生态平衡,改变阴道的微环境,从而使细菌病原体迅速繁殖。
8岁“累”出颈椎病
事例:8岁的涛涛一年前学会了用电脑,上网、玩游戏就成了他的爱好,他能连续数小时在网上“激战”。但半年前,涛涛经常感觉头痛、头昏,症状越来越厉害,休息、吃药都没用。医院拍片检查,发现他竟然患了“颈型颈椎病”。
专家指点:省医院骨科李建医生认为,颈椎病多是因为长期伏案姿势不正确,以致颈椎小关节紊乱,多见于30~40岁人群,孩子因为爱动、可塑性强,一般不会患此病。但如今的孩子上网和学习常常过度,致使颈椎病出现了低龄化。由于上网、玩游戏时间过长引起的颈椎病主要是颈椎周围软组织劳损,致使肌肉僵硬、酸胀、头昏,对颈椎有问题的孩子,多采取保守治疗,要坚持做颈部体操,否则随着年龄增长,病情会加重,同时上网、写作业要定时,一个多小时就得运动运动。
11岁得了糖尿病
事例:家住哈市道里区李女士的儿子壮壮,虽然今年只有11岁,体重却达到了75公斤。看着胖胖的儿子行动越来越笨拙,李女士便开始对儿子的饮食加以限制。一段时间过去了,效果并不明显。无奈,李女士便带孩子来到医院,想请医生帮助孩子进行减肥。在体检过程中,医生先给他量了一下血压:血压竟高达140/86毫米汞柱。除此之外,医生发现孩子血糖、胰岛素水平达到了糖尿病的指标,被确诊为II型糖尿病。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内分泌科前不久接待了一位8岁的小患者,小女孩体重已达50公斤,小肚子鼓鼓的。经医生检查,这名女孩子患有脂肪肝。
专家指点: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研究员张慧颖教授介绍说,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病在现在儿童中发病率越来越高。一项在北京、上海、济南、哈尔滨进行的儿童及小学生肥胖情况调查显示,儿童肥胖率、超重率分别为12.1%和11.9%。随着青少年肥胖的增加,在青少年中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二者存在明显关系。肥胖还可以引起高血压、脂肪肝、高血压等顽固疾病。肥胖儿童患上述病症率可高达正常体重患者的4倍之多,可以说肥胖是万恶之源。
专家:儿童体检该“变脸”
采访中,专家介绍说,小孩患成人疾病,病症通常并不明显,一般是在生病检查时或体检时才会发现。II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成人疾病,早期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无需药物治疗。这就要求及早发现、提早预防、提前干预。然而,现实是学生体检项目几十年不变,无疑落后于青少年疾病谱的变化。
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体儿科负责人卢国正大夫介绍,传统的学生体检项目,更注重于儿童体格发育的检查,但对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现还存在不足。学生健康体检项目几十年没变,一直延续至今。包括身高、体重、五官、辨色、视力、听力、内科、血压、肺活量等,而且体检项目从小学到高中几乎一致。但是,如今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引发学生患病的多样化,尤其是一些成人病侵袭未成年人。因此,他建议,体检项目中,还应该增加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血脂、血糖等项目的检查,以尽早查出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成人病。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研究员张慧颖则介绍说,她从事儿少卫生研究十多年,从目前状况看,在疾病的诊断环节,缺乏对儿童整体健康状况和发育水平的评估,缺乏对高血压、血脂紊乱症等慢性病的诊断标准。传统医疗模式干预的是对疾病形成后的治疗,而现代儿童保健疾病预防模式强调的是借助于社区卫生服务、基层儿童健康普查,早期发现对儿童健康存在不良影响的因素,运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实用技术进行干预,达到消除疾病,促进儿童健康的作用。如何早期发现处于临床前期的高危儿童并实施早期干预,预防和阻断成年慢性病的发病进程,是目前儿童保健疾病预防模式所面临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