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东北黑蜂成为饶河农民的“甜蜜的事业”
2008-06-15 14:21:15 来源:东北网  作者:康明 高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5日讯 养蜂业有人称之为“空中农业”,也有人把它称作农民增收的“甜蜜的事业”。在有着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的饶河县,东北黑蜂养殖更是养殖业的一大特色。饶河县在东北黑蜂经济开发上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走资源节约、管理科学、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了东北黑蜂山区产业化示范项目,有力地促进了饶河蜂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东北黑蜂是1918年由养蜂员邹兆云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引入,经过上百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形成的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蜜源条件的独特蜂种。经专家鉴定其性状优于世界四大著名蜂种。东北黑蜂这一蜂种是国家宝贵的蜜蜂基因库。具有产卵力强、采集力强、能维持大群,抗病能力和抗逆性强,遗传性状稳定的特性。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26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438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2380平方公里,隔离带面积5504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有10镇35乡428个村,20个地方农林牧渔场,2个森工林业局的20个森工林场,10个大型国营农场。保护区内蜜粉源植物十分丰富,种类多达300余种,其中木本蜜粉源植物如紫椴、柳、梨、黄菠萝、山桃、山丁子等多达百余种,草本蜜粉源植物如蚊子草、毛水苏等200余种,为东北黑蜂的繁衍发展和壮大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饶河县东北黑蜂产品多次被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证为有机食品,1993年在第33届国际养蜂大会暨蜂产品博览会上,东北黑蜂椴树蜜、王浆蜜获金奖和铜奖,并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A级绿色食品。2004年,东北黑蜂系列产品被国家质监局确定为地理标志产品,成为黑龙江省首批获得“地理标志”殊荣的蜂产品。饶河县还被国家授予“中国东北黑蜂系列产品加工之乡”称号。目前,饶河县养蜂场点发展到535处,从事养蜂生产人员达2212人,东北黑蜂种群量发展到3.3万群,黑蜂产业成为饶河县的特色主导产业。

  饶河县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调动了城乡广大群众养蜂和积极性,扩繁东北黑蜂种群,确保了东北黑蜂总量优势,蜂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现由原来1家发展到5家,蜂产品销售商店由原来10家发展到23家。蜂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我县黑蜂企业已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共建设养殖小区3个,发展养殖大户200户,形成了“乡乡有典型,村村有大户”的良好发展势头。2007年,全县蜂群入窖群数达到3万余群。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蜂农的产业化模式已经基本形成。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饶河县广泛与国家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合作,为蜂农免费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23期,受训蜂农达1500余人次。该县还成立了东北黑蜂保护区整顿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了监管执法力度,两年来,在常规性监察基础上,每年开展春秋两季执法大检查,平均每年出动车辆100余台次,行程万余公里,对全区各养蜂场点进行巡回检查。共计清除异杂蜂王50余只、异种蜂群500余群,下达限期清异通知书63份,有效地保护了东北黑蜂纯度,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黑蜂纯度达到99%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大科研蜂场建设力度,各项科研课题、系谱选育、科学实验进展顺利。现已编制完成“东北黑蜂系谱”档案,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畜禽种质遗传资源保种场”。完成了“苦参烟剂”对蜂群影响实验,有效避免了施药给蜂群带来的损失。目前,东北黑蜂已进入我国首批138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新产品科研步伐进一步加快,现已成功研制黑蜂产品四大系列30余个品种。

  饶河县还加大蜜源植物恢复保护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蜜源植物恢复资金110万元,在科研蜂场和部分林场开展了蜜源植物栽培和试种工作,建立了小南河椴树蜜源基地,全县新增蜜源植物1000亩。蜜源种植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白瓜、向日葵、仁用杏等蜜源经济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有效解决了保护区内秋季蜜源短缺的实际问题。保护区立法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省政府已派专家3次来饶河调研,并召开了“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立法”协调会议。目前,饶河县“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立法(草案)”已呈报省政府。

  随着东北黑蜂山区经济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实施,保护区内蜂群总量显著增加,目前已成为全国蜂群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今年,饶河县通过提升规模,加强基地建设;加大监察力度,确保区内蜂群纯度;打造科技服务平台,为蜂农提供优质服务;强化企业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知名度,打造国蜂品牌;加强领导等一系列保护和管理措施,形成东北黑蜂产业发展工作合力,使东北黑蜂山区产业化正逐渐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