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6日讯 家住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天地小区的刘先生两年前大学毕业后就买了房子,但做为有房族的一员,两年来,由于供房负担大,他却一直没对房子做任何装修。记者了解到,如今在哈尔滨市像刘先生这样买得起“房”却添不起“料”的有房族越来越多,他们被称为“捧房族”。
2006年,刘先生在道里区顾乡大街附近购买了一套使用面积为70平方米的房子,两年过去了,刘先生的房子和当初入住时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安上了几扇门。屋内没铺地板、没有装修,只摆放了一套简单的厨房用具、一张电脑桌和一张床。据刘先生介绍,当初购买房子时,父母为他首付了10万元,其余的30万房款则由他自己分20年分期付款。尽管现在刘先生每月工资为2000元,但是每月偿还贷款1000多元,水电费等费用每月也在100元左右,这样一个月下来,工资所剩无几,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装修。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的一位同事已经买房一年多了,不仅没有装修,而且还将仅有的两个房间出租出去一间。刘先生说,现在,像他们这样买得起房子,却没钱装修、一直住在“毛墙毛地”的房子里的年轻人很多,在刘先生所住的小区就有近10户。
春节期间,刘先生在北京、深圳等地工作的同学回到哈尔滨,大家在聚会聊天时得知,和刘先生情况相似的同学竟有4名,他们被称为“捧房族”。由于未做任何装修,这些“捧房族”很少带同事或者朋友来自己家玩。
社会学家认为,近年来年轻“捧房族”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房价上涨,另一方面,“捧房族”们在装修上的节俭说明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开始学会了理性理财,量力而行的做法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