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3日讯 6月27日、29日,齐齐哈尔依安县依龙镇降下两场冰雹;6月29日,哈尔滨市阿城区发生了冰雹天气。据省气象专家介绍,接连发生冰雹天气,与近期黑龙江省多强对流天气密切相关。
据气象专家介绍,冰雹,也叫“雹”,俗称雹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直径一般为5 ~50毫米,大的有时直径可达10厘米以上。
只有特别旺盛的积雨云才能产生冰雹,冰雹天气也是由强对流天气的一种,它的出现范围一般都比较小,时间也非常短。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民间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冰雹一旦降下,势头会非常猛,危害非常大,而且经常伴随有雷电大风、强降水等,有时候冰雹也会在龙卷风等天气之后出现。
据省气象台专家介绍,由于冰雹的产生比较快,很难有效预测。目前预防冰雹灾害的主要方法,是用火箭、高炮或飞机直接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送到云里,让这些物质在雹云里起雹胚作用,使雹胚增多,冰雹变小;或用火箭、高炮向暖云部分撒凝结核,使云形成降水,而不积累成冰雹。
冰雹小知识
根据一次降雹过程中多数冰雹(一般冰雹)直径、降雹累计时间和积雹厚度,将冰雹分为3级。
1.轻雹:多数冰雹直径不超过0.5厘米,累计降雹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不超过2厘米;
2.中雹:多数冰雹直径0.5~2.0厘米,累计降雹时间10~3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2~5厘米;
3.重雹:多数冰雹直径2.0厘米以上,累计降雹时间30分钟以上,地面积雹厚度5厘米以上。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