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哈尔滨:多元文化之城大有潜力魅力无穷
2008-07-03 17:09:06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哈尔滨犹太研究中心主任 傅明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3日讯 2008年4月中旬,“哈尔滨多元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在具有600多年历史、出过1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德国海德堡大学举行,共有来自俄罗斯、加拿大、以色列、美国、中国和德国等6个国家的学者、教授30多人参加。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首先用一个上午时间重点听取来自哈尔滨的代表发言,还播放了《难忘的岁月———哈尔滨犹太人遗址遗迹》纪录片,引起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其他多名代表在会上也从不同角度发言,并踊跃提出问题进行现场互动解答,使哈尔滨多元文化之城的研究得以深化。

  这场在德国名牌大学专题举办的以“哈尔滨多元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这一事实:哈尔滨这座城市拥有着深厚的多元文化的历史渊源,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由于历史的原因,20世纪20年代的哈尔滨,曾经是中国外国侨民聚集最多的城市(约30多个国家、20万外侨、19个国家设领事馆),也曾经是中国继京、津、沪、杭之后排名第五位的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大城市。这些有利于哈尔滨扩大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当被更加珍视。挖掘哈尔滨多元文化的历史,特别是与历史上曾经在哈尔滨驻有大批侨民的国家,包括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的国家发展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将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

  繁荣犹太社区尊重包容建和谐家园

  德国学者杰哈德·克拉博斯以《多元文化之城哈尔滨的犹太社区》为题发言。他指出,当1898年俄国修建中东铁路时,哈尔滨城市开始建立。第一批犹太人到来后,他们中大多数人定居在这个城市,成为铁路的供应商。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和内战爆发后,许多犹太人又来到哈尔滨。然而,他们并没有把“满洲”视为最后的定居家园,他们中的许多人是锡安主义运动者。当日本关东军于1931年占领了整个“满洲”后,有1万多犹太人处于其统治之下。犹太人不断受到日本占领当局和俄国犯罪集团及法西斯党派暴力迫害和勒索。当时德国在“满洲”的外交官认为,日本对犹太人经济潜力的兴趣,显示了日本人对犹太人的极大不信任。1945年8月,苏联红军占领了“满洲”。苏联不仅把许多日本战争俘虏带到西伯利亚,而且也将多数俄国人遣送回国,其中包括哈尔滨犹太社区领袖亚伯拉罕·考夫曼。

  以色列和德国学者艾琳·维拉德米斯基、曼杰·奥尔顿伯格以《多元文化空间中的哈尔滨犹太社区》为题发言。她说,从哈尔滨犹太社区建立伊始,就保留了犹太人价值观、鼓励互助并保持犹太人的装束传统。社区对每一位成员的收入征收累进税,用以维持社区的生计和机构的运转。就像其他犹太离散区一样,哈尔滨犹太人社区自动运转着,强化着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尽管犹太人仅占哈尔滨总人口的3%,但他们在商业和公众事业方面起到了突出重要的作用。炮队街(现通江街)上80%的商店是犹太人经营的,犹太人控制着主要国际贸易的进出口。在其他领域,犹太医院的人员民族混杂,既有犹太人也有非犹太人。医院向所有人开放,没有宗教派别之分。犹太免费食堂向所有民族贫困之人免费提供每日餐饮,也没有宗教派系之分。在城市文化生活方面,犹太人文化俱乐部向所有人开放,人们用俄语和希伯来语演讲,还可以欣赏戏剧表演,犹太社区图书馆免费向说俄语的人开放。


 

  犹太人十分重视对青年人的教育,他们意识到这对加强民族认同和支持犹太青年组织运动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哈尔滨犹太社区在1912年就将对青年的教育当作社区的首要任务。随着时间的流逝,犹太人宗教学校的宗教色彩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民族锡安主义。它的文化活动包括体育项目、学习锡安历史、独立运动史、以色列历史和地理及犹太民族和哲学。在20世纪30年代初,白俄社区的极端分子反犹声势猛烈,犹太青年俱乐部被迫学会保护自己,因此一些“贝塔”成员接受过拳击训练。哈尔滨犹太人社区中传统犹太价值观念和复国政治倾向形成了独特的共生关系;同时它积极主动保持开放性,与俄语社区合作来保存他们共同的、同俄国文化认同相关的文化空间。

  从历史展望未来冰城中西文化合璧魅力无穷

  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研究员在以《哈尔滨的历史与未来》为题发言中说,哈尔滨是一座相对年轻的城市。100多年前,哈尔滨城市诞生和工业化的进程伴随中俄联建中东铁路而起步。由于中东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与国际接轨、连接欧亚的铁路,从此开启了哈尔滨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到拥有上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的伟大转变,这在世界所有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都是一个奇迹。

  哈尔滨曾是一个多国移民的城市。在上世纪20年代,哈尔滨城市人口约40万之时,已有20多个国家近20万侨民定居哈尔滨,占当时哈尔滨人口约50%。现在这些移民虽然早已离去,但是多国移民留下的异国文化、异国建筑和异国生活方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哈尔滨,延续支撑着哈尔滨的开放、包容、时尚、活力。同时,哈尔滨人原有土生土长的土著人不多,而来自中国山东等省“闯关东”的移民为数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对哈尔滨也影响不小。

  哈尔滨还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100多年前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地缘环境,数十万多国侨民进入哈尔滨生存发展,给哈尔滨注入了欧洲生活习惯、特色建筑等文化符号。因此,哈尔滨具有本土文化和西洋文化交汇重叠的多元文化特色,是中西文化合璧之城。

  曲伟认为,哈尔滨未来有望成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当世界面临全球变暖趋势、灾害增加之时,哈尔滨却是气候变暖而受益较多的城市;当世界许多城市面临干旱缺水的趋势受到瓶颈制约之时,哈尔滨将是中国水资源魅力凸显的城市;当世界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造成农牧业增产难度加大之时,哈尔滨将是中国最具增产潜力的城市;当世界森林覆盖下降的趋势造成生态环境劣化之时,哈尔滨将是中国森林湿地最多的城市;当人口增加的趋势造成许多地区发展空间受限之时,哈尔滨将是中国发展空间最大的城市;当区位优势领先的趋势造成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之时,哈尔滨将是中国沿边开放最佳的城市;当倡导绿色消费的趋势造成许多地区凸显环境资源矛盾之时,哈尔滨将是绿色食品优势最多的城市;当破旧立新的趋势造成许多城市历史文化建筑荡然无存之时,哈尔滨将成为中国欧洲建筑保留最多的城市。哈尔滨这座创造了世界人道主义光彩记录的城市,必将成为中国最适宜人居、创业和发展的最具魅力城市。


 

  融合俄国侨民涵纳多元历史文化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冯毓云以《俄侨的哈尔滨》为题发言。他说,从1889年至1962年,先后有十多万俄罗斯人涌入哈尔滨,与中国人民携手以神奇的力量和速度,使一个原本是“一片旷野,杂草丛生,水泡星罗棋布”的小渔村,一跃而成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连接俄罗斯的国际都市。从此,哈尔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

  哈尔滨人民以其博大的胸怀,深情的爱心接纳了逃离苦难的俄国侨民,为他们生存、繁衍、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来自俄罗斯的侨民,在哈尔滨重建了自己的生活,受到了中国和哈尔滨人民的保护,他们不仅有自己的住宅、工厂、商店、学校,而且还有自己建设的俄侨社区。在社区里,他们享有宗教、出版、集会等多种自由。20世纪40年代,哈尔滨就建有各种教堂20多座,其中有“以华丽风格独领风骚的圣尼古拉大教堂、跳棋盘形圆顶的古罗斯教堂、美妙绝伦的索菲亚教堂。这些教堂不仅美化了哈尔滨城市,更重要的是它把“数万俄侨联系在一起”,“那绵延不绝的教堂钟声,唤醒了俄侨对祖国的深深思念。”

  海德堡大学教授弗兰克·格伦尼以《哈尔滨的街道:商人、小商贩和货币兑换商共存于日益变化多元文化的都市》为题演讲。他说,19世纪末,哈尔滨城市兴起之时,贸易和商业就在哈尔滨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自然地,当哈尔滨从中东铁路的一个小镇发展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行政中心,进而成为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繁荣的多元文化城市,由诸多个体或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群体从事的贸易和商业构成了城市生活的重要方面。这也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不同的竞争利益。将贸易和商业视为哈尔滨社会生活最公开、最具渗透性和多元文化领域的一部分绝不是夸大其词。

  以色列学者麦克·盖蒙萨以《在哈尔滨的俄中社区》为题发言。他说,近代中国历史表明,中国许多重要城市的演变都是与中外接触交往相关的。上海如此,其他许多港口城市像天津、青岛和大连也不例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国人和中国人不仅在哈尔滨、也在俄国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共享生存空间。当同居一个城市时,尽管俄国人和中国人意图将接触最小化,但完全的脱离主义是不存在的。全面历史地看这一问题,既需要从俄国人角度,也要从中国人角度来审视。因此,绝对不会有与“中国人的哈尔滨历史”完全不同的“俄国人的哈尔滨历史”。


 

  庇护善待避难移民哈尔滨成为东方“诺亚方舟”

  哈尔滨犹太研究中心主任傅明静研究员以《哈尔滨犹太移民研究》为题发言。她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由于中东铁路建设、俄国及欧洲宗教冲突、政治迫害、种族歧视、职业限制、限制人权、排斥异族、日俄战争、反犹煽动和十月革命、国内战争等多种原因,先后有两万多犹太人从俄国和欧洲来到哈尔滨避难定居,形成了三次移居高潮:从1896年起到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籍犹太人移居哈尔滨;自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俄军官兵中犹太人定居哈尔滨的多达6000人左右。俄国十月革命后形成犹太人到哈尔滨的第三次高潮,加快了犹太人流向哈尔滨的进程,1920年哈尔滨犹太人达到20000多人的高峰。他们建立了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社区,修建了3座犹太会堂、1座犹太公墓,建起木材厂、啤酒厂、卷烟厂、面粉加工厂等,开办了银行、商会、百货商店,建立了医院、学校、药店、免费食堂、图书馆,创办了各种刊物。犹太人为哈尔滨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哈尔滨也成为善待庇护犹太人的东方“诺亚方舟”。

  新世纪新移民的哈尔滨犹太人、黑龙江大学丹本·卡南教授以《卡斯普档案案例研究:1932-1945战争期间哈尔滨作为文化与民族社区的交汇》为题发言说:1933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马迭尔谋杀案”至今已经75年了。虽然此案还有若干具体疑点尚待破译,但已经解密的事实清晰地展示了这一事件中,日本特务机关纵容指使、俄国匪徒实施迫害、法国官方积极组织营救、地方警察破案受到掣肘一波三折,审判结果拖延改判、日本军方无理干预的复杂过程。但是,案件自始至终没有中国人参与迫害,无论在任何反犹排犹的环境里,都只有中国人的同情和中国法官的公正判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哈尔滨和中国的人道主义精神。尽管对这一案件要想得出决定性的判断,还需要认真阅读当时出版的报纸、日本外交部的一些文档资料、战争结束时在哈巴罗夫斯克成立的哈尔滨军事委员会的资料以及当前还没有对外开放的相关档案。

  俄罗斯学者维多利亚·罗曼诺娃以《哈尔滨犹太社区与日本占领区(1931-1945)》为题发言,她研究考证认为,1931年由罗扎耶夫斯基领导的俄国法西斯团体在哈尔滨建立起来,它的军事成员抢劫犹太人商店、砸烂犹太教堂的玻璃、无情地痛打犹太人并搞绑架勒索以获得赎金。哈尔滨犹太组织“贝塔”成员对他们予以还击。但根据大多先前在哈尔滨居住的人士所言,俄国社区居民大多并不是反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支持者。在1935年,哈尔滨犹太社区有5000人,依然保持着它的组织结构:宗教方面,有三个教堂和一个墓地;政治方面有犹太复国组织。此外,社区还有6个慈善团体、3个文化和教育联合会及社区青年运动组织。哈尔滨犹太社区既是俄国在中国东北离散区中的一部分;又是其中一独立实体。在一定程度上,犹太社区保持自己的认同,完全独立于其他的俄国移民。同时,他们也积极地参与城市的多元文化生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