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期盼灾民重建家园——访第3棒火炬手刘亚民
2008-07-12 07:50:52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秦雷 王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2日讯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巡警支队支队长刘亚民作为哈尔滨市首批赴川参加抗震救灾特战队总指挥,负责传递第3棒火炬,在刚刚跑完火炬传递路程后,他仍然惦念着四川灾区。

  1990年,全国公安机关组建第一批巡防专业队伍时,刘亚民被调任市巡警支队支队长,至今已18个春秋。如今,已经58岁的他仍然果敢、坚毅。人们至今仍对1998年那场大洪水记忆犹新。就在那次抗洪抢险中,刘亚民率领巡警支队,攻坚克难,在松花江大桥、防洪纪念塔等管涌最为集中的地段,昼夜坚守抗洪,被誉为一支能打硬仗的铁军。这次,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的使命再一次降临到刘亚民以及他率领的500名特战队员肩上。

  今年5月14日,刘亚民奉命率领500名特战队员星夜出征,赶赴四川。抵达四川后,他们每人背负30多公斤的物资步行向汶川县挺进。途中,一个消息令人心急如焚:由于通讯瘫痪、公路中断,重灾区三江乡情况不明。刘亚民立即带领哈尔滨、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的公安特警及消防特勤官兵、公安边防的医护人员急速挺进三江。在没有路、没有桥、山路崎岖、余震不断的情况下,特战队在他的带领下一路披荆斩棘,但前行速度缓慢,他当机立断,挑出特警、消防战士和边防医护人员各10名,组成突击队,亲自率队加速向三江开进。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先遣队终于抵达三江,成为第一支进入这里的救援队。他挑选了一些身手敏捷的队员,编成20个组,分头行动,在废墟中寻找粮食。余震不时袭来,危房摇摇欲坠,救援队硬是从死神手中抢出了6000公斤救命粮。在四川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里,哈市救援部队共转移受灾群众1020人,救护伤员、救援群众824人,搜救被埋压人员3名。

  今年6月19日,抗震归来的刘亚民被补选为奥运火炬手。参加完昨天的火炬传递活动后,刘亚民感慨万分:“传递火炬的目的就是‘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他祝福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期盼四川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幸福家园。”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