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龙江鹅产业前景广阔 南方市场年需6亿只
2008-07-17 10:35:4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高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7日讯 来自黑龙江的“东北老鹅”近两年在南京等南方市场格外畅销,我省每年向南方销售大鹅5000万只,而南方市场大鹅的需求量则在6亿只以上。

  大鹅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低脂肪、低热量的绿色禽类,近年来吃鹅热已从传统的南方吹遍全国。黑龙江大鹅以肉多、鲜嫩、口感好而著称,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在南京市场,目前活鹅的批发价格为每公斤7.2—8元,高时达9元。鹅肉食品的品种也各具特色,烧烤鹅、腊鹅、咸水鹅及鹅肉火腿肠、鹅肉香肠等,消费市场迅速扩大。据黑龙江畜牧研究所副所长刘国君介绍,去年我省共有5000万只大鹅销往全国,而且还供不应求。

  据介绍,近几年我省大鹅年存栏量在4000到5000多万只,养鹅在500只以上的经营者有2万余户,主要分布在大庆周边、双城、双鸭山等地。由于鹅是喜冷怕热的禽类,我省气温较低,丰富的饲料、饲草、水资源和地理气候都非常适合发展养鹅。

  大鹅除了食用,鹅羽绒也有广阔的市场。龙江大鹅含绒率高,每平方厘米产绒毛量达4至6根,是南方大鹅的一倍多,品质在国际市场享有盛名。

  面对前景广阔的鹅业市场,黑龙江畜牧业协会鹅业分会会长徐恒良有他的遗憾:“虽然我省大鹅供不应求,但是由于缺乏深加工,未形成产业化经营,只能作为外地鹅类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产地。”

  据介绍,我省出栏的商品鹅全都以白条鹅的方式出售给南方各省,经过南方厂家的筛选、加工、包装,鹅产品甚至可以销售到日本、韩国等国家,赚取到高额差价利润。每年冬天,河南、山东等省的鹅绒商们便结队来龙江“淘绒”,然后将鹅绒南运,加工成羽绒服、羽绒被等鹅绒产品再销回龙江。徐恒良说,如果我省加快鹅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加强鹅产品深加工环节,仅此一项每年就能赚上亿元。

  如何让龙江鹅业步入产业化经营,打造龙江大鹅品牌,已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郭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