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地灵
东北网7月18日讯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赵地灵的父母为他能够考上重点高中松了一口气,按照父母的安排,苦读三年后再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可没想到,仅仅上了一个月之后,赵地灵突然做了一个在父母看来十分惊世骇俗的决定,没有一点绘画基础的他仅凭着爱好就想改学画画,在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下,他毅然将绘画书本、用具拿了回来。父母没能改变他的决定,赵地灵进入哈师大艺术学校就读。今年高考赵地灵以文化课591分,超过我省本科一表录取分数线的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
放弃重点校学绘画
站在记者眼前的赵地灵,瘦瘦高高的身体,戴着一副眼镜,显得十分文静,如果不是听完他的介绍,记者很难想象他当年的壮举。三年前,赵地灵以494.7分的成绩考入哈市第九中学。按照他的说法,他的成绩能够进入哈三中,但是他填报的志愿是九中。
赵地灵的父母都是哈市一家大型企业的中层干部,他们为儿子考上重点高中松了一口气,苦读三年,之后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然后或者读博或者就业。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然而,他们绝不会想到,这种喜悦的心情仅仅维持了一个月,儿子赵地灵突然放弃重点高中想学绘画。“我既没受过专业训练,也不具有天赋,仅仅凭着我喜欢。”赵地灵说。
父亲为他的选择愁白了头
这个决定,赵地灵是思索了好几天才告诉父母的。因为他不知道该怎样对父母说。
那天刚吃完晚饭,一家三口在一起说说笑笑气氛很融洽,赵地灵突然宣布了这个决定。接下来就是父母惊愕的目光,他们不知道这一个月当中儿子在学校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父母用尽一切语言劝阻他不要一时冲动。“你对绘画有天赋吗?你受过专业训练吗?你知道走这条路要比你现在的路艰难得多吗?”当所有的问题喷涌而出的时候,赵地灵不知如何作答。他说他至今想不起如何走出那晚所有面对的艰难。
赵地灵说,“我对绘画的感觉就是从小在家里照着画册临摹和信手涂鸦,而且我父母也从来没有涉足过艺术类的东西。”半个月后,他将绘画的书本、椅垫等用品拿了回来,父母才知道,儿子已经是破釜沉舟了。因为他的决定,他父亲的头发短时间内就白了许多。他的同学和曾经教过他的老师都很不理解他的决定。
三年专攻绘画基础
考虑到自己对绘画只是爱好,从未专门地学过,经过走访打听,赵地灵进入到了哈师大艺术学校就读,很快他就喜欢上了这个环境。课程安排得很紧凑,上午和晚上是文化课,下午是专业课。不过这种交叉的学习安排,让他调动了潜能,“往往觉得学习文化课时,总能在一些思维方法上找到学习专业课的影子;反之在画画时,又会不经意间地从文化课的内容受到启发,迸发出些小的灵感。在相互贯通中寻找到了新的出路。”
哈师大艺术学校有很多学生从小就受过科班训练,在学习绘画时,显然轻松许多。可是对于没有基础的赵地灵来说,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经常是别的同学都已经进入梦乡,赵地灵还在画室挥着画笔。赵地灵说,他知道自己做出决定以后意味着什么。
哈师大艺术学校校长王晓东对赵地灵的评价是:他的专业课成绩在全校应届毕生中能排到前5名,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他来说非常难得。
文化课高分考取中央美院
591分,知道自己的成绩之后,赵地灵抑制不住兴奋。因为这个成绩已经超出黑龙江省一表录取分数线。不过更让赵地灵兴奋的是,他考取了艺术类考生非常梦寐以求的学校——中央美术学院,专业是造型艺术。全国才招收160名考生。
哈师大艺术学校校长王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肯定了“赵地灵现象”,他说,现在的一些家长有误区,认为孩子的文化成绩不好,但是还想上大学,于是不顾孩子自身条件和兴趣,硬逼着孩子转学艺术类学校。而现在一些艺术类院校对于入学的文化课成绩也逐年提高,因为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也比较高,如果文化课成绩不好,艺术类的考生也会表现出后劲不足的现象。因为思维方法都是贯通的。
王晓东同时告诫一些家长和学生,赵地灵成功的范例不能成为模仿的对象,艺术的道路非常艰辛,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艺术类院校时一定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