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齐齐哈尔市构筑"两改"天字号工程 惠及33.7万市民
2008-07-28 10:11:3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高学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8日讯 齐齐哈尔市把解决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作为今年的“天字号”工程。7月5日,开工仅35天的齐市首栋棚户区回迁安居房新合家园63号楼完成主体工程,正式封顶。这栋6层楼可为棚户区居民提供105套回迁安置房。市长刘刚在施工现场向承建商颁发2万元奖金。目前,齐市棚户区回迁安居房已开工94栋,约47万平方米,其中3栋已经封顶。

  动手早,进展快是齐市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的特点。

  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齐市棚户区较多,历史欠账严重。从2001年开始,齐市推行“政府主导结合市场运作,安居工程与住宅开发互动”的棚户区改造新路。七年共拆迁棚户区359个地块、350万平方米,新建了58个住宅小区,54万户、17.3万人告别了棚户区。但目前齐市城区仍有棚户区681.2万平方米,涉及11.3万户、33.7万人。

  从今年年初开始,齐市市委市政府就开始运筹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并将其作为今年的“天字号工程”。市领导多次实地踏查棚户区分布地段,并派人到长春、鞍山等地学习城市棚户区改造先进经验。

  5月6日,齐市正式启动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计划用3~4年的时间基本完成齐市681.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今年计划改造150万平方米,市区建设回迁安置房120万平方米。6月初,齐市回迁安居房小区建设相继开工。

  齐市棚户区改造回迁安居房建设坚持高标准。建筑节能达到国家规定,公共基础设施完善,软硬件覆盖率、工程质量合格率为100%,户型以40、50、60平方米为主,社区居委会、配套的社区诊所、商场、农贸市场、托老所、幼儿园等同步建设。通过棚户区改造,建设一批生态、节能、集约用地型回迁安置住宅小区。

  齐齐哈尔市棚户区改造将与安居工程、廉租房建设相结合,降低改造成本,统筹使用土地,保护棚户区居民利益,减轻拆迁阻力,保证回迁居民住上放心房、满意房。同时还将充分利用土地、规划、财税等政策,调动具备资质的开发建筑企业,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在房屋拆迁中实行“拆一还一”,采取实物安置与货币补偿两种方式,对被拆迁户合理补偿安置。通过棚户区改造,建设一批生态、节能、集约用地型回迁安置住宅小区。

  为鼓励开发建筑企业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住宅和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其中的商服用地实行有偿出让。安置房、廉租房建设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全免。棚户区改造涉及的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当年建设计划,优先组织实施。棚户区改造实施联席会议,联合办公。实行“一站式”、“一条龙”集约化审批服务。同时,棚户区改造还与再就业工程相结合,在回迁安置小区规划建设与社区需求相适应的农贸市场,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岗位,市场经营性收入的60%补充小区物业管理费用。

  全市统一确定棚改实施方案、改造规划,统一制定棚改拆迁安置政策、设计标准,统一组织工程建设招投标,统一调度棚改资金,统一安排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年底按期完工。改造工作从沿江、沿湖、沿道棚户区开始,梯次进行改造。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起点制定规划。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