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倾心援建 龙江真情暖剑阁
2008-08-05 09:32:34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紧急关头 帐篷留给灾民

  东北网8月5日讯  7月31日,记者到达位于剑阁县下寺镇的“黑龙江支援四川省剑阁县灾区重建前线指挥部”时,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正在往活动板房里搬家,他们特意给记者留了一间房。记者走进板房,屋里闷热让人喘不过气来,一股发霉的潮气扑面而来,板房内设施很简单,只有一套办公桌椅和床铺。

  据指挥部的副总指挥高占国介绍,前线指挥部由省发改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7家单位成员组成,共计12人。6月25日,他们接到命令组建指挥部,次日就出发赶到了剑阁县。“刚来时,大家起早贪黑忙着工作,每天都要下乡走几十里山路,晚上睡不了几个小时,几乎都把余震的事儿忘了。可上个礼拜的几次6级强震,让大家感觉有些后怕。”高副总指挥讲,几次强余震把大家住的房间的墙皮都震下来了,老鼠成了夜里的常客,闷热潮湿的天气使不少人中暑、腹泻、起湿疹,一件衣服洗了几天都不干,晚上经常停电,工作条件异常艰苦。

  看到家乡来的记者,指挥部“大管家”王君拿出了几根红肠。他说,为了节省开支,他们12个人每顿饭只吃4盘青菜,从家乡带来的红肠,都是留给贵宾来吃的。

  据了解,指挥部工作人员将在剑阁县援建3年,为了长远打算,他们刚刚建起了活动板房,未来的办公和生活都将在这里进行。

  奔赴居民点 冒死冲过滑坡带

  记者刚到第二天,援建指挥部总指挥刘国会告诉记者,哈尔滨帐篷厂捐助的300顶帐篷刚刚运到,他要到最远的乡镇考察灾情,把这些救灾物资送到那里去。

  据副总指挥高占国介绍,由于余震不断,剑阁县通往各乡镇的路上经常有山体滑坡,有几次工作人员差点出危险。一次,刘国会带领工作人员去距离下寺镇230公里的元山镇考察居民自建房情况,途中遇到严重的山体滑坡,大片的泥沙和碎石堵住了山路,车体不停地往下滑,司机脚踩刹车稍微一松,整个车就可能会翻下山涧。刘国会不顾危险下车捡来石块挡在后车轮下,在几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汽车终于从滑坡地带闯了过去。

  8月1日上午9时,记者随同指挥部人员从下寺镇出发,途经普安镇看望了黑龙江省医疗队后,直奔公兴镇。记者在途中看到山路中间不时散落着碎石,有时车辆来不及躲闪就直接轧过去,频繁地转弯和颠簸。下午3时,记者一到公兴镇就呕吐不止。临行时,忽听一声闷响,全镇居民一边尖叫一边从屋内跑到了大街上,没等记者反应过来,高副指挥就把记者拉到了路中央,让记者双手护头蹲在地上。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惊险”的生活。


  真情感动 “龙江人”处处受欢迎

  记者在剑阁县采访中发现,当地灾民对灾情表现得心态非常从容,灾民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农贸市场供应和物价很稳定,很多商贩在帐篷里搭起了小摊,水果和蔬菜处处都能买到。

  在下寺镇三江村77岁陈淑英老大娘的帐篷外,记者看到,陈大娘在路边的藤椅上一边生火煮饭,一边悠闲地摇着蒲扇。她告诉记者,她家有4个儿子,都住在对面的五层居民楼里,地震发生后,他们的居民楼出现了裂痕。这两天,黑龙江的地震专家来到他们居民楼,为楼体做了鉴定,鉴定结果证明受损不重,经过两个月的维修,居民就可以正常居住了。听说记者是龙江人,陈大娘麻利地打开锅盖,盛出一碗绿豆汤递过来,又拿出一条新毛巾让记者擦汗,她哽咽地说:“你们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在大仓村堤坝上,几名妇女一边谈笑一边洗衣服。一位名叫叶淑敏的大姐告诉记者,她想和几名女伴帮助指挥部工作人员洗衣服,来表达对龙江人的感激之情。

  在下寺镇的农贸市场,居民们看到指挥部的车停了下来,纷纷跑过来打招呼。看到记者手中的照相机,居民们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要求合影。居民袁武生对记者讲,指挥部在全县挂上了“献出黑龙江爱心,共建剑阁新家园”、“友爱互助,众志成城”的标语,很鼓舞人心,居民们有困难就找指挥部,许多倒塌的学校、医院等都已经开始重建,学生们全面开学复课,各单位工作人员也恢复了正常上班。

  在剑阁县采访几天中,剑阁人民对龙江人的真情让记者感动不已,出租车司机拒绝车费、饭店老板不收饭费、看到龙江车牌的车,当地人都自觉让出一条路。记者临行时,许多人都站在路边摆手相送。隔着车窗,记者的视线模糊了,记者真心地祝福勇敢、善良的剑阁人民,尽快重建美好家园。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