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3日讯 记者昨天从市运输管理处获悉,随着哈尔滨市“村村通”工程的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客运班车通车率已达99.5%,570万农村人口告别“牛马车”,改乘大巴畅快出行。
过去,由于乡村公路的落后,泥巴土路居主导地位,郊区外县(市)居民出行,可谓是苦不堪言,现在,“村村通”变成了现实。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家住香坊区幸福镇的许和忠兴奋异常。跟他一样,享受着“村村通”带来的好处,当地村民的出行路更宽、更广,村民往外走的步子也更顺畅、更快捷。现在每家不仅告别了过去依靠的“牛马车”交通工具,脚上的鞋子也变得更加干净。
据介绍,近年全市大力实施农村客运“村村通”工程,从2004年开始,全市确定以客运班线距离行政村平原地区最远不超过1公里、山区最远不超过2公里视为通车标准,为了给哈尔滨市广大农村地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交通出行服务,随着农村公路的大规模改造提高,近年全市大力实施农村客运“村村通”工程,从而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随着路通车通的建设步伐,哈尔滨市开辟、调整、延伸农村客运班线175条。其间采取多项措施,对公路改造提高后的行政村,同步开通客运班车;对砂石路连通的行政村,只要具备通车条件,也开通了客运班车;对地处偏远、客流量极少的行政村,开通了“周班车”、“赶集班车”,并向村民发放客运班车联系卡,及时满足了群众的出行需求。除已通公交车的城市中心区域以外地区,哈尔滨市仅有8个行政村尚未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车率已达99.5%。今年,年底前全市将实现所有行政村通达客运班车的目标,初步形成以县、乡为中心,辐射村屯的农村客运网络。
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客运班线已发展到1124条,营运车辆2108台、46762个座位,日发车3012.5个班次,日均客运量91305人次,营运里程达60168.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