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好政策换来新面貌 我省农村基础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2008-08-17 09:45:3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兆全 张桂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7日讯 近日下乡采访,随意找个农民问“村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对方一定回答:路和水。在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这种感受更深。两年多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让试点村的基础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告别了祖祖辈辈踩出的泥泞路,走上了通畅路;摒弃了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小井水,喝上了安全水;拆除了泥草房,住上了宽敞房。部分农民还用上了沼气、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足不出户就能入厕,就能洗热水澡。

  走进省新农村办,问“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也能得到几乎统一的答案:督促首批试点村完成“十项基础建设”任务目标。今年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三个年头,也是完成首批试点任务的攻坚之年。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缩小城乡差距,目前城乡差距最大的基础建设,自然成了各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与落脚点。

  新一届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省委书记吉炳轩到任伊始,就深入新农村省级试点村开展调研,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省长、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栗战书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一如既往,一鼓作气,完成规划的目标。

  3月31日,全省新农村建设“百乡千村”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借助现代通讯手段,将今年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直接部署到村屯——对照《省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标准》,必须在年内完成通乡通村公路硬化、镇村内主要街道硬化铺装、饮水安全工程、标准化学校、乡镇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服务站、村卫生所和计划生育服务室、广播电视网络、村综合活动室和村民文化活动场所、商服网点、镇村绿化和环境建设等十项基础建设。

  伴随这个任务目标出台的,还有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2008年,省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76.4亿元,比上年增加10亿元,增长15%。这其中,仅投向试点村的各类资金就有5亿元。各市、县两级财政也纷纷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投向试点村的建设资金总计12.2亿元;农垦、森工和监狱管理系统投入32.38亿元。

  好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各地的新农村建设热情。齐齐哈尔市从市直党政机关中挑选了168名熟悉农村工作、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正副县级后备干部,派驻到全市各省级试点村,督导试点村升级。宝清县结合实际,将建设重点锁定在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村级活动室建设和泥草房改造上,投入资金1.47亿元,构建了村村通公路基本框架;投入420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室47个,维修8个;投入3322万元,改建房屋6644户,消灭泥草房。明水县、乡投入资金1000万元,支持省级试点村建设,修筑村屯排水沟23条;建设入户桥涵工程15处,铺设入户桥773户;铺设路边过道板1120平方米,安装村屯亮化路灯68盏;建设沼气池工程150处;建设文化体育广场工程5处。

  伴随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一幅幅崭新的新农村画卷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截至6月末,首批新农村建设任务已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招标项目86%,已开工项目70%,配套资金到位率44%;已解决40万人口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计划的50%;新建户用沼气池3.1万个,集约化养殖场沼气工程2处,新建秸秆气化站2处、固化站3处;确定了泥草房改造30个示范村、150个试点村名单;建设乡镇卫生院259所、村卫生所45所的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中。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