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  经济旅游图片
搜 索
五路聚财吹响庆安县30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嘹亮号角
2008-08-17 10:28:3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向阳 彭溢 文天心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庆安县丰收乡农业推广中心长势喜人的科技示范稻田。

  

  碧波万顷的稻田随风摇曳,白色的乡村公路蜿蜒伸展,蓝天、红瓦、榆树墙,一个又一个整洁的小村庄赫然立于绿树环抱中……7月29日,记者乘车穿行在“中国绿色食品之乡”绥化市庆安县农村,眼前如诗如画的景象,洋溢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种好地、出劳务、搞加工、养畜牧、多栽树”,五路聚财,梯次推进,吹响了庆安县30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嘹亮号角。

  一斤米价翻三倍新技术种出“金元宝”

  在庆安县丰收乡,记者来到乡农业推广中心一片长势喜人的科技示范稻田前,忽而蹿出一只小肥鸭。“这片示范田采用了‘稻鸭共育’栽培模式,现在稻子长高了,鸭子陆续出田,基本都卖了,这只恐怕是‘漏网之鱼’”。推广中心副主任、农艺师马贵清笑着告诉记者,“‘稻鸭共育’是国际上种植生态水稻的一种模式,鸭子在稻田里戏水增温、活化土壤、除草吃虫、鸭粪肥田,可使每亩水稻增产10%以上。由于水稻是绿色有机的,每公斤比普通水稻贵0.4元。”

  通过示范,庆安县一些农民看上了“稻鸭共育”。去年,久胜镇久扬村农民孙立在自家承包的25亩田里“稻鸭共育”,他笑着说:“每亩放养17只‘北京白鸭’。收获时,小鸭子每只长到3.5公斤左右,水稻亩产550多公斤,连鸭带稻亩收入1400多元。”今年孙立继续选择“稻鸭共育”,问到销路,他得意地说:“早签订单了。”孙立拿出一本有自己签名的《有机稻鸭米生产手册》给记者看,上面有庆安双洁米业公司对施肥、技术、收购等“六统一”的要求。原来,孙立是当地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庆安双洁米业公司38户有机稻鸭米合作社成员之一,他种多少鸭稻,双洁米业就收多少。据介绍,今年全县有38户农民种植鸭稻3000亩,预计增收近百万元。鸭稻有机米经过包装,每公斤可卖到12元以上,是普通大米的三倍。

  庆安绿色水稻身价越种越高,靠的不只是“稻鸭共育”这一项新技术。目前,全县有科技示范园区70处,钵育摆栽、两段式育苗、大豆玉米“4+1”栽培等20多项新技术推广面积达180多万亩。


 

  近两年,庆安县推广以“小池变大池、小棚变大棚、小苗变大苗”的“三小变三大”工程,在水稻生产中实行“集约化”经营,大幅度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量。2007年,庆安县粮豆薯总产突破7.5亿公斤,并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殊荣。据县农委生产办主任齐明君介绍,目前,全县110万亩水田有80万亩变成了方条田,高台大棚育秧面积达到100万亩,两段式育秧面积5万亩。仅“三小变三大”工程一项,年可增产粮食1.3亿公斤,使农民纯收入增加1.5亿元。

  庆安县还引导农民种起了“北药”。“一捧北五味子等于1亩地水稻。卖得好时,1公斤200元。”平安镇永平村农民孙永富笑着说。孙永富2002年投入4000元,在自家院子里的一亩三分地种起了北五味子。在县科信局的技术指导下,他采用了双面架势栽培,比传统的单面架势投入减少了1/3,产量增加了一倍。2005年北五味子开始挂果,这两年每年都卖到2万多元。据县科信局北药开发办副主任杨树海介绍,北五味子挂果后,效益可持续15-20年。目前,全县北五味子推广面积已达5000多亩,年可增收5000万元以上。此外,县里还推广了平贝、黄芩、黄芪、防风等北药,成为当地新的增收产业。

  7万劳务大军一年赚回6亿元

  在庆安县城里,几幢高层住宅平地而起。“这里有好多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都被农民买下了。”庆安县委宣传部的王海庆指着一幢名为“国东家园”的高层告诉记者,“近两年,在外出劳务的农民挣了钱,都到城里买高层住。”

  敲开“国东家园”14层一户的房门,一位60岁左右的农民笑着将记者迎进屋。这里三室一厅,有100平方米左右。屋子的主人叫刘国发,是新胜乡新山村农民,他儿子、儿媳1998年开始在日本大阪一家菜市场打零工,月收入8000多元人民币。为了使两个孙女能在县城接受好的教育,儿子拿出打工挣来的21万元买了这房子。

  如今,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庆安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据庆安县劳务经济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力双介绍,2005年开始,该县通过突出技能培训、广建外埠基地、强化维权保障,打造常年务工群体、稳定就业的产业工人群体、创办实体的经营型群体、跨国务工的高收入群体和返乡创业的能人群体,促进了劳务经济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由打工型向就业型转轨。目前,全县每年在异地出劳务的农民达7万余人,年创收6亿元左右。

  说起劳务经济,张力双如数家珍。1999年,勤劳镇尹家屯农民林军,带着妻子到上海烤饼,当年就挣了7万元。父老乡亲“眼红”了,都跟着出去烤饼。现如今,西安、上海、苏州、杭州都有庆安农民在烤饼,共有2400多户。仅尹家屯,平均每户就有2人在外地烤饼,成规模的,一年能挣6万元。在大连双星市场,有民乐镇60多户农民搞批发。在建三江、牡丹江、虎林,庆安的种稻能手包种水稻200多万亩,相当于庆安县内水稻面积的两倍。庆安劳务经济,成了品牌,跨出了国门,在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地都有市场。庆安县已经在外埠创建91个稳定的劳务经济基地。到去年末,全县已有7000户农民在城镇定居。

  该县联合哈尔滨建筑工程技术学校对未升入高中、大学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5年来向北京、哈尔滨等地的大企业输送1500多名毕业生,昔日的种田能手变成了产业工人,越来越多的打工仔由“蓝领”升级为“白领”。农民于锡海接受电工电子专业培训后,进了北京凡元科技有限公司,现任技术部长的他已经在北京买房安家了。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