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阿城25000亩樟子松面临枯亡 专家:气候变异所致
2008-08-21 09:15:39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高中华 夏德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1日讯 18日,生活报刊发了《阿城25000亩樟子松面临枯亡》一文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面积的樟子松枯亡呢?20日,省林业厅防治检疫站一位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东北林业大学专家现场鉴定、采样分析后确定,近年来春季持续高温、干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寒温带北移,灾害性气候造成樟子松抗性降低,出现大面积枯亡。据悉,目前黑龙江省其他树种,如落叶松、杨树也出现大面积枯黄现象。

  省林业厅

  大面积枯亡是气候变异所致

  “实际上,关于阿城区25000亩樟子松面临枯亡的事情,2007年6月省林业厅组织东北林业大学专家现场鉴定后,已经有了结论。”20日,省林业厅防治检疫站王副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东北三省都出现了樟子松干枯、死亡现象,且主要集中在樟子松人工林。2007年夏天,阿城区的哈阿高速公路两侧人工樟子松林出现枯亡现象后,省林业厅即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实地调查,多次组织东北林业大学的专家上山勘查、鉴定,当时排除了樟子松因枯梢病等病害以及松毛虫、松材线虫等虫害导致枯亡。“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黑龙江省春季持续高温干旱,导致寒温带北移,严重的灾害性气候造成樟子松抗性降低,容易遭受病害虫害的侵蚀,就像一个人免疫力下降之后,各种病菌就会趁虚而入一样,现已确定灾害性气候是造成樟子松干枯、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于阿城区林业局为何给出“初步断定是生理性干旱、枯梢病,但是没有最后确定病因”的说法,王副处长说,可能是在信息的交接过程中出现了误差。

  王副处长告诉记者,全省共有4万余亩樟子松受灾害性气候影响出现干枯、死亡,主要集中在哈市阿城区平山林场、玉泉林场,牡丹江、鸡西等地也出现小面积枯亡,这些樟子松主要是人工栽植的人工林。

  林业专家

  其他树种也出现枯黄

  对于全省4万余亩樟子松枯亡是受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说法,20日,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病理学专家宋教授表示了认同。

  据宋教授介绍,相对于其他树种,樟子松比较耐干旱,但是近年来,黑龙江省气象环境改变大,多次出现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降雨量不仅低,而且蒸发非常快。这样的灾害性天气使一些树种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从目前看,樟子松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不过,其他树种也出现了大面积枯黄、死亡现象,如落叶松。19日我从伊春回来,途经绥化路段时发现杨树也出现枯叶现象,过几天我将组织专家去现场查看。”

  宋教授认为,枯黄的树木大多是人工林,天然林比较少。“土生土长的树木自然要比移植过来的树木生存能力强。”宋教授这样解释说。

  采访中,记者向宋教授询问,如果是气候原因所致,那么,目前没有枯亡迹象的树木,能否说它们可以躲过“天灾”呢?宋教授解释说,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树木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不一样,有的生长环境好,可能树木生长得就好点儿,抵抗力就强,“另外没有亲自到树木生长的现场看,也不好确定。”

  记者调查

  市区内生长环境同样恶劣及时浇灌补养避免枯亡

  哈尔滨市区内曾经移植了许多樟子松,现在生长的情况如何呢?按照专家的“气候变异说”,汽车的尾气,加上柏油路面等各种因素,市区内的温度要比山区林地要高,那么,市区内樟子松的生存环境是不是更为严峻呢?

  20日,记者在中山路省政府至河沟街路段看到,中山路两侧近200棵樟子松离地面较近的枝叶发黄,有些枝叶已经干枯。树冠上的松针有一多半变成了棕红色甚至枯黄色。这些樟子松的树干上都挂着“吊瓶”,正在注射“大树施它活”营养液。记者从南岗区园林部门了解到,今年春季以来,中山路上165棵樟子松生长缓慢,虽多次喷淋清洗,效果也不明显。园林部门只得给这些樟子松注射营养液。记者在红旗大街、长江路等主干道两侧也发现了许多移栽的松树,部分松树树冠上的松针变成了棕红色、枯黄色,有10余棵松树已经干枯死亡。

  宋教授对记者说,城市里的樟子松由于得到及时浇灌,避免干旱死亡,而林区的树木只能靠下雨来缓解干旱,所以应对气候变异的能力差一些。“不过,排除气候变异的因素,城市里的樟子松生长环境也很恶劣。樟子松等松树喜欢园林、山区等地的成片生长环境,进城后土壤改变了,汽车尾气、灰尘也把松树叶子上的呼吸孔糊住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生存情况也岌岌可危。


 

  异地取经

  辽宁:树种混合种植

  吉林:不再大面积栽植

  在采访中,宋教授告诉记者,树木受气候变异影响导致枯亡不只在黑龙江省存在,早在2000年,辽宁、吉林也曾出现过樟子松大面积枯亡的情况。“当时我的老师作为专家被邀请去参与调查研究,他回来说,从樟子松枯亡的表象看,是由于松梢病引起的,但是经过细致分析发现,干旱才是主要原因,所以当时确定了气候变异这个最终结论。”

  那么,这两个省份对树木的栽植和培育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呢?20日,记者分别电话采访了辽宁省林业厅和吉林省林业厅的相关人员。辽宁省林业厅科技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从2000年开始,辽宁省出现樟子松大面积枯亡,虽然没有黑龙江省4万余亩这么多,但是受损面积也非常惊人。经过林业专家鉴定,气候变异是主要原因。鉴于大面积单树种栽植容易患病的特点,后来在樟子松种植区域采取“条混”、“块混”的方式,树种混合种植,即采伐枯亡的樟子松,然后在空间处栽植其他树种,“由于栽种时间短,这几年还没有显出效果。”

  据吉林省林业厅森防站总工程师高峻崇介绍,林木大面积枯亡现象,在吉林省已经持续了三年,受灾面积约在五六万亩,受灾树种主要是樟子松人工林,个别的红松、落叶松也少量出现枯亡,初步怀疑是气候性灾害所致。但这只是专家分析,还没有进行精密检测,目前也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伐掉重栽新树种。由于樟子松经济价值不高,吉林省将不再继续大面积栽植。

  黑龙江省应对

  以监测灭虫为主

  面对黑龙江省这几年出现的树木大面积枯亡的情况,省林业厅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呢?

  “实际上,黑龙江省近几年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应对。”20日,省林业厅防治检疫站王副处长说,多年以前专家就指出,集中栽植单一树种容易患病,辽宁和吉林两省实行“条混”、“块混”及将枯亡的树木伐掉栽种新树种的做法的确不错,但对于黑龙江省来说,首先没有那么多的砍伐指标,再者黑龙江省的樟子松大多有三四十年树龄,如果都伐掉也很可惜。

  王副处长说,目前省林业厅制定了四项措施:第一,要求基层加强监测,及时发现新情况;第二,严防次期性害虫的侵害,采取喷洒药物等措施;第三,发现树木确实死亡的,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报批,批准后进行砍伐;第四,要求各地基层林业部门加强树木的抚育管理,伐出病腐树木后,及时更新、栽植树种。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