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8日讯 27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政策,学生儿童个人缴费不变,仍是30元,政府补助80元。政策的一大变化是今年学生儿童可自愿选择再参加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个人年缴费30元,其医疗支付标准是“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后的自付部分的70%”。居民医保和补充医保可被看做学生儿童的“1+1”参保模式。
据此,贺女士计算了一下“1+1”和“学平险”的赔付账。如果选择“1+1”,个人交费为60元,孩子一旦生病,假设医疗费花了1万元,若各项医疗费都符合报销条件,医疗费报销为9016元。具体如下:
居民医保报销部分:去掉起付线400元(按三级医疗机构计算),余下的9600元,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70%(6720元),个人自付比例为30%(2880元),那么个人自付为3280(2880+400)元。
补充医保报销部分: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后的自付部分的70%”计算,补充医保报销2296(3280×70%)元。
统筹基金支付(6720元)与补充医保报销(2296元),总计为9016元。
如果选择“学平险”,个人年交费为50元,同样在各项均符合报销条件的情况下,假如医疗费为1万元,贺女士按照学平险赔付的标准计算,其报销为6350元,与“1+1”模式的9016元相比,要少2666元。贺女士说,这仅是粗略计算,可能有些出入,不过,她宁愿多交10元钱选择“1+1”模式给孩子参保。
学平险埋退市伏笔
与“学平险”一直较劲儿的高盛律师集团律师李滨表示,“学平险”存在已有20余年,不可否认,在学生儿童未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前,对家长所面临的学生儿童医疗风险,起到了转嫁与分散的作用。然而,一些保险公司通过学校渠道销售,“名不正,言不顺”,“学平险”饱受诟病。买,还是不买?家长很尴尬。
分析人士告诉记者,2007年11月哈尔滨市首次推出居民医保后,全市符合参保条件的人数约150万人,学生儿童就成为参保重点人群,去年参保达到28.7万人。但不少学生已在开学时就购买了“学平险”,在赔付方面,有保险公司认为,居民医保已赔付部分保险公司不再赔付,引起理赔争议,“学平险”遭到指责,“退市”就此埋下伏笔。如今,“1+1”模式的推出,则将“腰斩学平险”变为可能。
李滨认为,“1+1”模式实际缴费总额为140元,获得的保障自然高于“学平险”,但居民医保这块政府补助了80元,从缴费和赔付角度综合考虑,“学平险”都无法与其竞争。各家经营“学平险”的保险公司为了维护其商业利益,只能推出费率更合理、保险责任更明确、理赔更快捷的全新“学平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