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连续9年开展改造 冰城大杂院华丽转身
2008-09-01 11:07:1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于洪学 闫雪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日讯 居民庭院改造是市民最关心的景观工程,同时又是市民最挑剔的民心工程。据了解,从2000年开始,哈尔滨市已连续九年开展居民庭院改造工作。目前,哈尔滨市4849个旧有居民庭院中,已经有3599个改造完毕,剩余1250个将在两年内完成改造。从破烂大杂院到花园式、景观式庭院,九年中,哈尔滨市居民庭院改造在理念上和服务功能上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破烂大杂院今昔变花园

  “过去这个小区雨天到处都是泥,破旧的车棚占了一大半,根本就没有居民休息、锻炼的地方。现在好了,小区都铺上了彩色步道板,车棚拆掉了,还建起了凉亭,安装了长椅,种了很多花和树。真没想到这破破烂烂的大杂院现在变得和花园一样。”家住道里区安松街28号大院的李女士说。

  记者从哈尔滨市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了解到,今年,哈尔滨市及各区共投资1.56亿元,计划改造旧有居民庭院500个,居民休闲健身广场50个,同步改造周边破损道路10万平方米。去年9月份开始调查摸底,今年4月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已完成471个庭院、42个广场、9万平方米破损道路的改造任务,完成绿化面积12.5万平方米,新建亭、廊、小品194处,粉刷院区楼体立面86万平方米,预计9月中旬庭院改造工作全部完成。

  庭院改造从“点”到“片”

  今年,哈尔滨市庭院改造改变了以往“就庭院改庭院”的做法,而是向庭院周边的大街小巷、楼体立面等方面延伸,形成“成片、成区域”连贯的景观效果。

  记者从哈尔滨市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了解到,哈尔滨市有一些老居民区,庭院年代较久,私建滥建等历史遗留问题严重,改造难度较大。在今年的整治中,整治办借鉴外地经验,市区整治办、城管局、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合力攻坚,创新工作机制,在集中拆除各类违章建筑的同时,首次尝试推行区域面积在10~20万平方米的“街坊区域”实行连片整体改造,努力实现楼体饰面全新、庭院广场环境全净、背街巷道全平、休闲健身设施全有、无障碍设施齐全的“五全达标”。

  改造前的南岗新吉社区休闲广场。

  改造后的南岗新吉社区休闲广场。记者闫雪峰摄

  庭院怎么改市民说了算

  “这些楼房的颜色是我们居民集体定的,步道板怎么铺建设单位也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在道里区安祥街23号,李大娘告诉记者,今年,楼体粉饰的时候,施工单位首先给居民们拿来了色板,召开了居民听证会确定楼体颜色。

  哈尔滨市整治办庭院部的负责人介绍说,以往庭院改造大多由政府制定设计和施工方案,很多居民对细节并不满意。在近年的庭院改造中,完全改为社区百姓参与设计、自主决定。庭院改造前,通过设立公示板、发放征求意见函、举行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吸取群众意见,制定新的改造设计图。在今年的庭院改造中,根据群众意见,58条破损巷道修建被列入居民庭院改造项目中,同时修建挡土墙6000多米,粉刷院区楼体立面86万平方米。

  齐抓共管让庭院常美常新

  庭院美了,人们自觉爱家、护家的意识也不断提升。南岗区奋斗办事处要求包片干部、社区、委干部每天对辖区居民庭院进行巡查,并且发动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投身到维护居民庭院环境当中。把社区设施管理落实到单元、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很多离退休老人自发为小区树木浇水,主动清扫保洁、制止践踏绿地等不文明行为。

  哈尔滨市整治办负责人表示,庭院建设“三分建、七分管”,整洁有序的环境能改变人,庭院建好后,哈尔滨市很多街道社区居民纷纷组织成立社区管护队,自觉担当起庭院花草树木的管护任务,“人民大院人民建,建好庭院大家管”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