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土地上大粮仓——庆安节水高产技术夺高产
2008-09-01 14:50:08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编者按:集中心思求发展,围绕重点求突破。5月15日起,东北网记者围绕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我省交通建设步伐等内容深入农村、厂矿、口岸等地进行深入采访。从6月1日起,本网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

  东北网6月6日讯  题:黑土地上大粮仓——庆安县使用节水高产技术

          记者  顾硕

  大抗之年,如何在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需水量愈来愈大的情况下,实现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现实、着眼长远的重大课题。如今,庆安县在节水灌溉工作上取得可喜的成绩。近日,记得来到了全省水田大县庆安。

节水高产技术区

  寒地旱育“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在我国北方黑龙江省庆安县大面积推广。据介绍,去年庆安全县推广此技术60万亩,经专家测算,亩节水450立米左右,节约抽水费用20元,增产22公斤。今年,全县推广面积70万亩。

  水稻抗灾能力强高产稳产高效

  近些年来,庆安通过开展工程节水、机制节水、技术节水三位一体的办法,十年间使水田面积由64万亩发展到117万亩,占耕地的二分之一,去年仅水稻一项就为每个农民增收近千元。

  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是南京河海大学研究的国家认证推广的新技术,在宁厦、海南多个省区推广获得成功,在我国东北没有试验。2002年,庆安县获悉此项技术后,针对县内水田面积大,渴水现象严重的特点,引进该项技术,在部分典型农户中试验示范,结合本地特点,在河海大学教育的指导下,对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其更适合北方特点。

  庆安县丰收乡农民周武义说:“我们家30亩地去年全用的这种灌溉方法,从交的电费看比前年少花了600元,这么种稻节水、抗倒伏、高产,大米还好吃。”

  普及“控制灌溉”法攻破难点问题

  “提高用水效率不单纯是资源本身的问题,而是一场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革命。”

  部分干部和群众对节水灌溉这一系统工程认识上存在差异。错误的认为,节水灌溉只有工程节水最有效,只有工程上的投入才能换取节水效益的增长,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节水灌溉的内分涵和外延。还有些农民存在着文化层次相对较低、观念陈旧的问题。个别农民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等别人推广成功后,自己再实施,不愿先带头,部分农户讲条件、要补偿,给推广控制灌溉技术带来了阻力。

  针对这些问题,庆安县的相关部门找准突破口、瞄准结合部位,广泛发动、典型示范,真诚服务、跟踪问效。

  从2002年起庆安县就成立了专门组织,购进检测设备,编制了技术操作规程,录制专题片、印制技术指导小册子,在对农民普训的基础上,重点采用科技户典型引带的办法,通过让农民身边的人引带示范逐步推开。

  庆安县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示范户的田间、地头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县、乡两级共培训农户1100多人次,做到每个乡镇有一个示范区,每个村有一眼示范井,每个屯有一个示范户,每户有一个明白人。形成了一户带一屯,一屯带一村,均衡发展,整体推进。

  今年,庆安全县确定重点乡镇6个,典型示范屯10个,在70万亩推广田中落实示范田10万亩。黑龙江省水利厅非常重视此技术的推广,把庆安做为试点县,投资建立了试验站,并在全省节水现场会上让庆安介绍经验。

  确立了“三维”节水新观念产品出口创汇多

  据了解,庆安县确立了“三维”节水新观念,即深化认识的三重特征,配套推进的三个环节,加强领导的三个机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挖掘水资源利用潜力,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增值与开发利用相协调协。

  目前,庆安县生产的“七河源”、“庆泉”等知名品牌绿色食品大米,已打入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粮油市场,步入了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年创汇1500多万元。

  记者手记

  来到庆安稻田间,提起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农民赞不绝口。

  “反青地湿润,露泥不汪水;蘖初建水层,汪水不露泥;蘖后重控制,田干地裂缝;黄熟防早衰,再灌一茬水”,这一技术要领早已被农民们牢记在心。

  相信,寒地旱育“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的使用对庆安县水稻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鼓舞、一种鞭策。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