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8日讯 近日,家住哈尔滨市南岗区恒运花园的张某,与在该楼开设写字间的公司职员为争电梯大打出手,当地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才化解矛盾。据了解,像恒运花园中部分民宅商用的现象在哈市并不少见。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东大直街、中山路、宣化街等“黄金地段”或临街的民宅被商用的现象十分普遍,中介所、美容院、律师行、装饰广告公司等商家五花八门。这些商家进驻民宅后,与居民争抢电梯、破坏公共设施、影响环境卫生及引发安全隐患等屡见不鲜,导致双方争执不断,矛盾升级甚至对簿公堂。为此,居民与相关部门呼吁尽快立法,规范管理“民宅商用”。
封闭小区随意出入
2日,记者来到南岗区恒运花园A座,看到有许多人进出该单元,身着制服的保安没有上前询问或阻拦,记者径直进了电梯间。记者看到,该单元共有30层,每层6户居民,有客运和货运两部电梯,可足足等了5分钟,两部电梯才从16楼下来。据居民们讲,当初他们购买这里的房子看好的就是全封闭酒店式管理,可现在单元里不到一年的工夫就开了30多家公司,这些员工和一些客户每天随意进出,保安根本就不管,每逢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居民也抢不上电梯,要是有急事只能爬楼梯。
随后,记者又来到宣化街盟科官邸小区和南岗区学府四道街28号居民住宅楼,看到旅馆、美容院和按摩诊所等牌子赫然地挂在楼上阳台窗户上。居民们称,单元防盗门经常敞着,每天都有陌生人敲错门,居民根本无法正常休息。
“民宅商用”引发矛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被商家租用的民宅大多集中在哈市一些商业繁华地段和临街路段,许多都是封闭式酒店管理的高档小区。而租用这些小区的民宅作为写字间的公司,也恰恰是看中了这些优势。一家美容院经理坦言道,之所以选择在这类住宅楼里开美容院,一方面因为这样的房子同样临街易于招揽客源,另一方面是房价、租金、物业管理费等都要比繁华商业区的门市房便宜。例如,在南岗商业区租用150平方米的门市房,月租金至少在5000元以上,而租用住宅小区只需1500元左右,物业费、水费、电费等费用也统一按民用付费,这又可以省一笔钱。而许多业主也看准了商机,将自家民房出租价格抬高,以一套使用面积70平方米的户型为例,若以民宅出租月租金在800元左右,而作为商业租用的租金至少在1500元左右。
针对“民宅商用”现象,许多居民怨声载道。业主刘大娘告诉记者,花半辈子攒下的钱,却买了一套闹心房,邻里间经常争吵不断,甚至大打出手。前不久,一家公司搞装修,正赶上邻居家儿媳妇生小孩,想让装修队停工几天,可这家公司非常霸道,扬言谁也管不着。后来,许多居民听了这事都非常愤怒,大家找了律师要告这家公司,这家公司才停止了装修。据了解,许多封闭小区进入商家后,对小区环境影响很大,占用楼道空间、随意吐痰、乱扔垃圾等随处可见。
借鉴管理亟待规范
针对高档封闭小区“民宅商用”现象,记者分别采访了物业公司、工商部门、规划部门和市房产住宅局等相关单位得知,虽然哈尔滨市“民宅商用”现象很普遍,但制裁“民宅商用”是有法可依的。
市工商局企业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今年1月颁布的《黑龙江省公共场所和特种行业治安管理条例》,对旅馆业、典当业、开锁业、置换业等特殊行业,对其经营地点进行了规定和限制。在这些行业的审批过程中,经营地点要求比较严格,一些存在噪音、污染、油烟等问题的公司不予在住宅内登记。
据市房产住宅局法规处处长王雄伟讲,根据《物权法》,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没有征得同意,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目前,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都已经开展了“民宅禁商”行动,工商部门要求企业经营场所变更登记时,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须填写《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表》,否则将不予登记。近期哈尔滨市房产管理部门正在与其他部门商讨,借鉴北京等城市的管理办法,规范管理“民宅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