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0日讯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持续,“有手艺,好就业”的思想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个别职业学校趁机瞄准高考落榜生,忽悠年轻人,承诺高就业率、高薪酬,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开学期间,省内外十几家职业学校在哈尔滨火车站前上演抢人大战,只要有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从车站出来,就会有几十名招生人员蜂拥而上。
8日,记者在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广场看到,有10多伙职业学校招生人员在举着牌子招生。这些人兵分两路,一路负责从南岗客运站方向来的旅客,一路负责从哈尔滨火车站出来的旅客。每人手里都拿着厚厚一叠宣传单,尽量做到路过的人人手一份,如果看到年轻人,或者过路人主动搭讪,便马上围上去,喋喋不休地介绍自己的学校,有的甚至还追出十几米远。为了招生,这些招生人员还互相诋毁,一名招生人员对记者说:“我们的学校是正规的大专院校,其他的学校都是民办中专学校,而且就业率很低。”
据山东省一家来哈市招生的职业学校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一般都采取“撒大网”的形式,上网、查电话号码本、看地图,只要发现哪个地方有学校,他们就将通知书邮过去。今年,他们学校花了1万元钱,购买了当地落榜生的具体信息。
一名多年在民办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说,很多职业学校其实都在玩“空手道”。他们一般只有一处做教室的空房子、几台简陋且过时的设备,和招生时承诺的根本不一样。为了让学生觉得逼真,他们多数和企业联合办学,其实是利用企业的厂房、车间。学生在企业“学习”,只能得到很少的报酬,企业花很少钱干了活,学校也获得了学费。
职业学校每年学费基本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职校招生部主任透露,每年招生的时候,学校会拿出学生学费的四分之一作为老师的“招生费”,学费少的专业,老师可以从每名学生身上提一两千元,学费多的专业每人能提1万多元。
“100%就业”的宣传口号是所有职业学校招生的杀手锏。这位招生部主任说:“招生合同上虽然签订100%就业,但没说几次,学校有时会为学生安排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工作,学生自己不去那就怨不得学校了。”
目前社会上的职业学校(包括技校)由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工商部门等多个部门管理,查处起来十分困难。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职业学校的现状极易造成教育市场混乱、教学资源分散的局面。以很少的投入换来很大的利润,职业学校不仅欺骗了学生的钱财,也影响了就业者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