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2日讯 ( 记者 顾硕 ) 近日,哈尔滨市香坊区残疾人综合培训中心刚刚结束一期烹饪和面点制作的培训任务,20余名学员学到了基本的烹饪和面点制作技术。这次接受培训的学员是重残人员的家属。哈尔滨市香坊区残联针对重残人员没有劳动能力的实际,创造性地对重残人员家属开展技能培训。
据悉,哈尔滨市香坊区共有各类残疾人4.6万余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5.82%,其中农村残疾人是城市残疾人的三到四倍。很多地区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无门,而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生活更是困难重重。成为当前助残工作的两个大难题。哈尔滨市香坊区按照民生优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破解这两大难题。为方便广大农村残疾人参加培训,于2007年11月在向阳乡建设了占地2万余平方米、集种植、养殖、餐饮、手工编织和机械加工等各种技能培训于一体的残疾综合培训中心,每年可举办数十期各类培训班,培训残疾人学员超过3000人,成为省内区县级规模最大、无障碍服务设施最全的残疾人综合培训基地。承担起全区2.37万名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培训任务,同时也被哈市残联确定为农业技术培训实习基地。
该区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组织培训、联系就业,针对那些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重残,并专门建立间接的就业辅助体制。据介绍,目前在哈尔滨市香坊区城乡共有大约6800名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重残人,而他们的家属由于没有劳动技能等原因没有就业,成为家庭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哈尔滨市香坊区残联充分利用基地的培训资源在全省率先对重残人家属开展技能培训,让家属参加培训,然后安排他们的家属就业。家属通过就业有了收入,从而达到提高残疾人家庭收入的目的。目前,首批20余名重残人家属已参加了烹饪和面点制作培训,向阳乡重残人赵海胜的爱人通过参加培训,自家的主食店已红红火火地开办起来了。
据了解,今年的培训任务已经排满,预计明年还将培训残疾人超过1800人,使其中超过10%的人实现就业,逐步实现通过培训促进就业、从而促进残疾人实现脱贫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