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2日讯 ( 记者 顾硕 ) 在户外进行宣传或开展活动时,常常要悬挂标语和横幅等,通常要用绳子、铁丝和钉子等在墙壁上固定,非常费力,还容易掉下来。近日,哈市第119中学的校工李师傅通过自己的“小发明”既不用绳又不用钉,很轻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今年50余岁的李师傅在10余年间,利用业余时间“鼓捣”出近20项和人们日常生活非常贴近的小发明,其中一项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成了远近闻名的“业余发明家”。。
李长孝20年前来到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的哈市第119中学任木工技师,负责维修座椅板凳等工作。工作过程中他发现,学校花在购买教具上的费用不少,便决定施展自己在手工制作方面的特长,设计制作一些既省事又省钱的教具。1988年,学校购置了一批玻璃砖黑板,安装后他发现,这种黑板的缺点是挂在墙壁上容易晃动,学生在下课打闹时常将黑板碰碎,便着手研究制作“贴墙黑板”。他首先到市场上买来制作黑板用的钢化玻璃,又买来木线等材料,用钉子、胶等牢牢地将钢化玻璃板面镶在墙上,既便宜又适用。
学校花了5000多元钱买了一套投影仪,老师们担心投影仪挂在天棚上,落上灰尘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每次使用后都登上桌子用布帘将镜头罩住,既不方便又不安全。李长孝就每天晚上加班加点,用一个月的时间,自己设计了“投影仪防尘装置”,经推荐获得了国家适用新型的发明专利。10多年来,他还发明了“简易标语钉”、“防损教室门”等近20项小发明。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