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5日讯 刘伯明,汉族,依安人,双学士。1966年9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上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现为“神舟七号”升空正选航天员。
家境贫寒早当家大哥刘柏真介绍,小时候家里穷,假期里,不用家里人说,刘伯明就主动帮家里到草甸子上放猪。高一暑假,刘伯明还到一个砖厂做过工。
农村生活,锻炼了刘伯明坚韧的性格和优良的品质。1985年,空军招飞在依安县初试后,马上就要去齐齐哈尔复检了,家里人才知道他已经报了军校。刘伯真真切地记得,二弟当时对父亲说:“家里的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
去年,父亲刘志生住院,刘伯明汇来5000元钱。电话中,儿子的一句话让老人感动:“哥哥、弟弟、妹妹们挣的比我少,用钱就跟我说。”最小的妹妹上学没钱,也是刘伯明从工资中省下来供读的。最近一次通电话,是刘志生9月初看到电视新闻,说神七确定9月25日到30日之间择机发射,给他打的电话,当时刘伯明刚刚从基地模拟训练回北京。
头脑灵活苦钻研上学的时候,刘伯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拆东西,经常把家里贵的收音机拆了再装上,有时自己还能琢磨安个小风扇什么的。
在航天城,刘伯明被称为“小诸葛”,除了学习好,凡是动脑筋的事他都爱参与。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每回智力竞赛他都不落后。曾有一名以出刁钻问题著称的教官,在连续“考问”刘伯明十多个“犄角旮旯”的问题后,也被他的对答如流所“震慑”,从此对他实行“免提”政策。
求学路上练体魄刘伯明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第一中学,由于那时他的家里困难,全班除了他以外,别的同学都住校,唯独他每天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早晚往返于农村的家里与学校之间,而他的家与学校有10多公里,他每天上下学都要近一个小时。
据刘伯明当时的班主任、现任依安县教育局副局长张福林说,三年里每天4点起床,晚上8点多回家,来回骑上20多公里的往返路程,夏日里不避风雨,冬日里不畏严寒,种种困难锻炼了刘伯明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
家里人介绍,刘伯明性格比较内向,但业余爱好很多,平时喜欢下围棋、打网球、吹小号、上网和踢足球,也爱打打扑克和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