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龙江企业幕后英雄:神七飞天有我在
2008-09-26 10:07:4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彭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6日讯 无论台前还是幕后,他们都在为中国太空计划一次次不懈的努力和付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黑龙江人。

  东轻“神七”“外衣制造者

  19日,记者来到为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成功飞行立下汗马功劳的我国最大的铝镁合金生产基地——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探寻这里的航天奥秘和东轻人的航天情节。

  走进东轻的熔铸分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侧由一块块铝合金铸锭堆成的巨大“城墙”。据东轻副总经理苏堪祥介绍,这就是飞船上用的铝合金的原材料。在“神七”上,普通人肉眼能看到的外部材料都是铝合金材料,其中80%以上是由东轻提供的,多达上百个品种、数千个规格。

  苏堪祥介绍,1995年起,东轻开始研究载人航天工程中所用的铝合金材料,先后有五六百名科研人员奋战在科研一线,进行了60余项质量攻关,解决了无数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了航天用的高性能铝合金材料。

  在东轻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目前我国生产出的最大断环,直径达5.15米。在“神七”的火箭和飞船上都使用了东轻生产的断环作为支撑。

  哈晶给飞船电源上保险

  守卫“神七”飞船供电系统的系列电子元器件,是由哈尔滨晶体管厂研制生产的。

  记者在哈尔滨晶体管厂的生产间看到,科研人员穿着超净工作服,在超净环境下进行电子元器件的生产、组装。电子元器件的成品看上去很小,但它不仅保护着神舟飞船的心脏——计算机控制系统,还是神舟飞船三大供电系统的守卫者。此次,哈晶为“神七”生产了1500余个“电子小精灵”,保护着飞船整体及运载火箭的电源系统、遥感遥控系统、生命保障系统、飞船轨道舱等关键部位的供电万无一失。

  哈轴控制火箭飞行姿态

  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研制的七种型号的轴承被用在了“神七”飞船的伺服机构和发射飞船的火箭上,对控制火箭的飞行姿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卢延欣介绍,装备在“神七”上的轴承,起着支撑传动件、承受载荷的作用,保证了卫星“心脏”的健康,对控制火箭的飞行姿态影响很大,如果轴承失效,飞船就会偏离正常轨道。这些轴承较“神六”上使用的轴承更为先进。首次采用了先进的优化设计方法,在三种轴承上采用了具有防腐蚀性能的不锈钢材料,并在生产中采用了可靠性润滑脂,使轴承具有高精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等技术特点。

  哈玻打造推进舱轻盈之身

  据哈玻璃钢研究院“神七”飞船配套的碳纤维结构件项目负责人林再文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是钢的五分之一。用它做成的结构件,与铝合金相比,可以减重30%—40%。在“神七”飞船推进舱上共2个结构件是哈玻璃钢研究院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其中推进舱的承力结构件是目前世界上在载人飞船上使用的尺寸最大、开口最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件,直径达2.5米。通俗来讲,这个结构件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固定在飞船推进舱中的大支架,在上面要精确固定几十件仪器设备。

  如此轻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做成的薄壁结构件真的能承载那么大的重量吗?为解决结构件的成型技术,哈玻院的科研人员最终解决了复合材料结构件尺寸变形、精度控制、开口补强等多项技术关键,完全达到了飞船的使用要求。

  省石化院特种材料制头盔

  “神七”成功发射后,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将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由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研制的特种材料制作的出舱服的头盔、挂包下壳体及边条,将伴随航天员首次进行舱外活动。

  据科研人员介绍,出舱活动对航天员的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航天员的服装所使用的材料在耐温性、环境适应性及力学性能上必须满足太空环境的特殊要求。2004年,省石化院在无专项经费支持的情况下,承担了“神七”舱外宇航服的头盔、挂包下壳体及边条的复合材料预浸料的配套研究工作。加班加点,最终研制出了合格的基体树脂,自筹资金自主设计并建立了一条自动化热熔法预浸料生产线,并研制成功了特殊预浸料。目前,用该特殊材料作的“神七”舱外宇航服头盔,挂包下壳体及边条已达到了设计要求。

  省石化院研制的高性能结构胶粘剂也将发挥超强粘力,使“神七”的天线、地板、座舱等关键部位在经受太空超强高、低温变化和强冲击力的巨大考验时,依然紧紧粘连在一起,确保飞船安全行驶。

  “哈飞”航天员的保护使者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载人航天器在应急情况下必备的救生措施,逃逸系统的阻尼器是其中的重要部件之一。此次,“神七”载人飞船中的阻尼器是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科研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将为航天员安全护航。

  据哈飞阻尼器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戚爱群介绍,火箭离开发射塔架时,如果出现意外,逃逸塔将自动点火,并扯着轨道舱和返回舱迅速飞离火箭,抵达安全区域。同时,好似飞机两翼的栅格翼迅速打开,以防止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在空中打滚,确保稳定飞行。而栅格翼的初始开度、展开速度、最终锁定开度,及展开时的同步性等都由阻尼器来控制。戚爱群和他的团队,经过潜心研究和大胆探索,对原有设计进行优化。“神七”飞船上共安装了8个阻尼器。

  49所传感器监控航天员安全

  载人飞船的“传感神经”——传感器,是由第49研究所提供的,它可以监控航天员的呼吸、脉搏等生理信息,并对飞船升空、运行、返回等飞行参数进行测量和控制,传给控制中心,确保飞船和航天员的安全。

  此次,“神七”航天员出舱,传感器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第49研究所提供的舱外服系统,着重增加了氧气浓度等关系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传感器。随时监测航天员在太空强辐射、低气压的复杂环境中的生理参数,为他们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