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哈尔滨工业大学参与研究神七四大项目
2008-09-27 14:44:51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张妍 丁宁 夏德辉 吉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舱外航天服低压试验舱 王若维 摄

  东北网9月27日讯 1、内高压成形技术 世界首创应用航天服

  在神七航天员出舱服的研制中,哈工大科研人员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内高压成形整体零件,为航天服制造解决了一项关键的技术难题,这也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服金属结构制造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科研人员介绍,内高压成形最大特点是可以一次整体成形沿轴线有截面变化的弯曲轴线复杂管件。

  此次我国科研人员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内高压成形整体零件,该项技术应用后不仅具有零件精度高、重复性好和可靠性高等优点,而且由于节省了后续的焊接工序,降低了零件的制造成本。

  2、出舱用反光镜体 拓宽航天员舱外视野

  拓宽航天员在舱外的观察视野,对于神七航天员能否顺利完成出舱活动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和意义。由哈工大金属基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所研制的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与弹性腕带配合,可以方便地套系在航天员的手腕部分,同时供航天员观察面窗视野之外的物体。据悉,该类镜体材料为世界首次采用,反光率及镜体的尺寸稳定性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据了解,研制反光镜体的技术难度很大,哈工大金属基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在所长武高辉教授带领下组成了攻关及生产小组,进行了百日奋战,几乎放弃了一切假期,在材料学院相关单位及教师的大力协同帮助下,先后试验、验证并筛选了2种技术方案,与用户紧密合作逐次攻破了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后处理、反光镜体的加工、镜面表面处理等关键技术难题,严格按要求对正样产品进行各项常规及空间环境测试,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该项目的研制生产任务。


 

  3、失重训练用水槽 模拟训练太空出舱

  航天员地面失重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是航天员太空出舱活动及长期有人驻守的空间站航天员在地面进行模拟失重训练用的重要和必要设备。目前,哈工大特种容器设计与制造研究所承建的“模拟失重训练水槽”槽体已经完成了航天员教官试训、航天员试训和神舟七号航天员飞行乘组及备份乘组的正式模拟失重训练。

  承建此项目的哈工大项目组突破了大尺寸照明窗、观察窗水下密封方案和安装技术等一系列难题。根据建设单位和神舟七号任务的要求,在2007年8月成功地完成了水槽槽体的注水检测试验,2007年10月经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对“中性浮力水槽”全面验收合格,正式交付给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使用。

  4、低压试验舱 测试舱外航天服

  27日,航天员将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由于太空的环境比较特殊,这对航天员及其身着的舱外航天服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由哈工大科研人员研制的“舱外航天服低压试验舱”在地面模拟出一个高真空、超低温的空间环境,为舱外航天服提供了试验用的空间环境。神七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在该试验舱内已进行过多次试验和训练。

  哈工大特种容器设计与制造研究所在2006年9月承担了舱外航天服低压试验舱的制造任务。在11个月的工程期间里,项目组克服了容器在工厂整体制造、超大部件公路运输、快开大门设计制造、现场特殊位置整体吊装等难题。2007年8月经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验收合格后交付给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投入使用。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