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8日讯 (姚国峰 记者杜筱) 截止到9月28日12时,全省共累计接诊、筛查婴幼儿97436人,临床诊断患儿2489人。黑龙江省将采取八项措施,保障肾结石患儿早日康复。这是记者从28日召开的“黑龙江省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了解到的。
奶粉事件发生后,黑龙江各级卫生部门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成立组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医治,免费筛查、诊断、救治,专业培训、宣传教育和督导检查到位,确保了筛查、诊断、治疗和宣传全覆盖,措施十分有力,效果非常显著。截止到9月28日12时,全省共累计接诊、筛查婴幼儿97436人,临床诊断患儿2489人,住院218人,无重症患儿,已出院164人,仍有54名患儿住院接受治疗,其他患儿症状轻微均在院外随诊治疗。筛查和确诊人数下降,治愈出院人数增加。
会议要求,要举全省卫生系统之力,强化八项措施,全面做好奶粉事件各项涉医工作。要强化思想认识到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必须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工作意义,做好奶粉事件涉医各项工作。
要强化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各级医疗机构坚决全面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确定的对奶粉受害婴幼儿的免费筛查、免费救治政策,通过筛查、检查、救治,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患儿的关心爱护、对人民负责精神。坚决不能拒诊患儿,不准推诿扯皮,要实行人性化的服务,千方百计救治患病婴幼儿,确保所有患儿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诊疗,将含三聚氰胺奶粉给我省患儿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点,以实际行动维护人心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政治安定。
要强化科学诊治到位。各级医疗机构在诊疗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卫生部下发的《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规范诊断,科学救治,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要设立专人、使用专用设备、开设专门诊室对患儿进行救治,推行无损检查,积极内科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工作。对住院和重症患儿实行集中收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迅速集中专家力量和医疗资源,指定设有儿科、综合实力强的医院或儿童医院集中收治重症患儿,千方百计确保不出现死亡病例。
要强化统筹资源利用到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级诊疗专家组的指导作用,根据各地诊疗需要,派出相关专家深入基层,组织辖区医疗资源深入基层尤其是广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全力排查患儿,实现筛查、诊断、治疗、宣传的全覆盖,尽早发现、尽早救治,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含三聚氰胺奶粉对婴幼儿健康所造成的危害。
此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患儿相关数据统计上报工作,统一把相关情况向社会公布;要继续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知晓率;要注意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做好宣传工作,稳定家长情绪,消除家长不必要的顾虑;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负责具体工作,各地、各医院要将工作责任细化落实到人头、落实到每项具体工作、每个具体环节,出现责任问题要分别追究领导责任、工作责任和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