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吉炳轩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08-10-08 09:46:0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吉炳轩

  2008年9月25日

  按照中央要求,根据常委会讨论的意见,我就在全省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目的任务

  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今年九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和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地把学习实践活动搞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并要求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思想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提高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的认识,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加有效地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

  要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显示出了强大的真理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先进的政党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开辟伟大的事业,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将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的热情,必将进一步调动各个方面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更清醒地认清形势,把握大局。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分析和判断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来自实践的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理论,对如何把握好发展的机遇,如何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如何战胜出现的各种困难,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述,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领会和掌握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认真领会和掌握所论述的重要理论观点,就能使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敏锐的眼光、更宽广的胸襟和更务实的态度来看待和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就能使我们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进行战略思维的能力,不断提高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就能使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斗争中,在纷繁复杂的各类矛盾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把握前进的方向,做到正确把握发展规律,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破解发展难题,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要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观是求实的理论、创新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情况,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新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创新的理论,是理论的创新。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体现了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体现了探索真理的伟大精神。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深刻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和永远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的力量源泉所在,才能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转变观念,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使我们党、使我们的事业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要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是为民的理论,是以人为本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体现了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和把握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崇高使命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和把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才能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挑战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才能不断增强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改进党的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改进我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真正做到勤政廉政、真心为民。

  二要明确目标要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把全省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省委决定,黑龙江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化环境,科学发展。活动的载体就是:推动龙江更好更快发展。

目标要求是:学习实践活动以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要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解决突出问题,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促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完善科学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创新体制机制,领导机关着重建立健全推动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和体制机制,切实转变职能;基层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要促进科学发展,坚持把务求实效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落脚点,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应把握的原则是:要坚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党的执政规律,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突出实践特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确定活动的主题和实践载体;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结合起来,与总结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科学发展的典型经验结合起来,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推动实践,在推进实践中深化学习。要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全程参与,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党员、干部发展的积极性。

  三要掌握方法步骤。按照中央要求,学习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分三批展开,每批时间半年左右。第一批,2008年9月开始,2009年2月基本完成。包括:中央和国家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关;中管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事业单位。第二批,2009年3月开始,2009年8月基本完成。包括: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政机关;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人大、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团机关;中央企业;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企业,市(地、州、盟)直属企业事业单位;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第三批,2009年9月开始,2010年2月基本完成。包括:乡(镇)、街道;村、社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层单位;中小学校;未参加第二批活动的企业、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第一批活动开展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选择几个市、县、国有企业、高等学校进行试点。第二批活动开展时,各市、县要选择几个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进行试点。

  我们省的具体安排是:第一批,省党政机关,省人大、政协机关,省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省直属事业单位,时间从今年9月开始,明年2月基本完成。第二批,全省市(地)、县(区)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省属企业,市(地)直属企业事业单位,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时间从2009年3月开始,2009年8月基本完成。第三批,乡(镇)、街道,村、社区,中小学校,未参加第二批活动的企业、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等,时间从2009年9月开始,2010年2月基本完成。第一批活动开展时,省委将选择几个市、县、国有企业、高等学校进行试点。第二批活动开展时,各市、县要选择几个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进行试点。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广泛进行宣传发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紧密联系各自实际,明确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制定切实可行实施意见。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习调研。省委举办省直厅局、各市地主要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各部门、各单位要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学习。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党员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作学习报告。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实际案例分析;组织全体党员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讨论,着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对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形成共识。第二阶段:分析检查。各级领导班子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找准影响和制约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评议。领导班子要召开检查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照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撰写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发言材料。所有党员都要参加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第三阶段:整改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修订发展规划,完善体制机制。整改落实方案要明确责任,明确措施,明确时限。要切实解决查找出来的、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要把贯彻中央部署要求、解决突出问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

  四要着力解决问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关键在于取得实效。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坚持边学边改,着力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按照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着力解决发展思路不清、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要按照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着力解决执政为民意识淡薄,不能深入了解群众愿望、顺应群众要求,对民生问题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疾苦关注不够,对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不够,对社会和谐稳定重视不够等问题。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着力解决片面发展、盲目发展、只顾眼前发展等问题,尤其要解决单纯追求速度,不重视调整经济结构,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节能减排,甚至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不重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要按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着力解决全局意识不强,缺乏战略思维,不能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通问题,尤其要解决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不能正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问题。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着力解决党性不强、党风不正、执行党纪不严的问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党员意识不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不正确、作风漂浮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找准和解决突出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明确哪些问题已具备条件,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可以解决;哪些问题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多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


  二、把握内涵实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是关键,实践是根本,落实是目的。学习,就是要真正学懂弄通,深刻领会;实践,就是要体现在发展上,体现在工作中,用于指导发展;落实,就是要致力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实践好,必须首先要学习好。

  一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既生动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坚持和实践。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是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和立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立论基础。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仍然是我国的最大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绝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世界发展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国家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有的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出现了贫富差距、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现代化进程受阻。世界各国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反映当今国际形势重大变化对我国发展的新要求,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任务,深刻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在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二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强调,“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一要义是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任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对于我国来说,能不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这一目标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又好又快发展,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起大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与快的辩证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三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要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切实保障人民充分享有应当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四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全面发展,是指各方面都要发展;协调发展,是指各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强调,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发展就缺乏物质条件。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按照总体布局的要求,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作为统一的工作来部署,作为统一的目标来落实。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制定发展规划、选择发展战略、确定发展道路和实施发展举措时,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要认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改变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比重大状况,努力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发展环保产业,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生态修复。加快形成解决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五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是我们党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关系的智慧结晶。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我们作计划、办事情、想问题,都要从我国人口众多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江泽民同志强调,“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的战略思想。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个方面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党的十七大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在“五个统筹”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兼顾的丰富内容。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真正处理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方面具体利益的关系,真正把广大人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形成广泛共识、集聚强大力量。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妥善处理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要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调节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作用,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利用好外部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三、着力改革创新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实践的过程也是应用的过程。要学习好、实践好、落实好,必须要紧密联系实际,善于找出差距。有差距才能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有动力,知不足而改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也才能学习得好,研究得深,实践得有效。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从黑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存在的不足,大力破除不利于改革创新的思想障碍,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把思想从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旧的发展观念和工作习惯中解放出来,努力使思想认识和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办法,推进各项事业的新发展。要深入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研究解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这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直接、最根本的收获,也是最重要、最实际的目的。

  一要找准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指出了我们党在执政能力和一些党的组织、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不符合、不适应,以及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报了试点单位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结合黑龙江的实际,认真对照查找我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要找准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黑龙江经济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GDP增幅从2002年的10.2%提高到2007年的12%,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与全国、与先进省份和东北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002至2007年的五年间,我省GDP增长速度由全国第13位下降到第30位,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3位下降到第15位;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4.2%下降到3%;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4%下降到1.1%。我省GDP年均增长11.3%,分别比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低2.9、2.8、2.7和2.5个百分点;比内蒙古、吉林、辽宁低7.5、1.2和1.2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我省的经济增长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很大,与东北三省区比我们也慢,黑龙江的经济发展落后是客观事实。近几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连续四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但在全国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56%,下降到2007年的2.08%。与东北地区的内蒙古、吉林、辽宁三省区比,差距更大。2007年,三省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内蒙古为29.6%,辽宁为30.7%,吉林更是高达42.8%,而我省为28.1%;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0.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1个百分点,分别比内蒙古、吉林、辽宁低32.7、36.1和27个百分点。2005至2007年的三年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比内蒙古少3604亿元,比吉林少1715亿元,比辽宁少10434亿元。2007年,我省城镇在建项目7478个,分别比内蒙古、吉林、辽宁少1205个、1437个和5045个。平均每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995万元,分别比内蒙古、吉林、辽宁少1332万元、1060万元和211万元。由此可以看出,我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快、投资规模偏小。同时,产业结构不优、基础设施不足、历史包袱沉重、优势发挥不够、改革力度不大、开放水平不高、体制机制不活、开发环境不好等问题,也都是明摆着的,一定要坦坦荡荡找差距,认认真真找原因。

  二是要找准关乎民生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我省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工作成效不断增强,但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对照,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较,仍然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就拿就业问题来说,近几年我省每年自然新增的适龄劳动人口、大中专毕业生、军队复转人员等新生劳动力都保持在140万左右,而从我省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看,城镇每年只能解决新增就业60多万人,仅新生劳动力就业一项,每年就有大约80万的缺口,给城镇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体制转轨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还存在大量需要重新安置的人员。截止目前,全省仍有下岗失业人员59.2万人,国企改制还有近20万职工应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厂办大集体还有50万人需要并轨。再就收入水平来看,近几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4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2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4144元、1727元。但是横向来比,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41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处于第30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元,列全国第12位,与我们农业大省的地位也不相称。2007年,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909元和5410元,分别排在全国第21位和第19位。就业压力增大、收入水平不高、住房矛盾突出、历史工资拖欠、资源分配不公、城乡面貌陈旧、社会问题复杂以及人的潜能发挥不够等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也都是客观存在的,也要诚诚恳恳找差距,切切实实找原因。

  三是要找准能力作风上的突出问题。黑龙江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闻名全国的闯关东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这些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敢想敢干,不畏艰险,勇于创业,与时俱进。我们今天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比开发建设初期要好得多、优越得多,而吃苦精神、奋斗精神、创业精神同我们先辈们比却相差甚远。吃不得苦、受不得累,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点卯撞钟、得过且过,在一些同志身上表现得相当突出。有的只讲客观,不想主观,认为黑龙江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政策优势,现有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工作被动消极;有的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敢想大事,不愿有作为,缺乏敢拼敢闯的勇气。在全省上上下下一些地方和单位,等靠要思想还相当普遍,满足于依赖施舍过日子,乐于捧着金碗要饭吃。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走的是实践本位之路,是在“做而论道”,而北方地区则仍然是理论本位,是在“坐而论道”,南方是在干中去求明白,北方是在想中来说明白。这些说法都有失偏颇,南北方也不能一概而论,但由此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看法。我们确实有些干部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说得大、做得小,说得多、干得少。有的同志不论讲起什么问题,都看得很准,说得很透,理解得也很深,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但办起实事来却没了招数。在工作作风上,见识远,行动慢,说得好,做得差,抓落实很不够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此外,思想观念滞后、思路方法偏窄、创业劲头不强、工作效率低下、干部调配不顺、执行制度不力等问题也都是存在的,一定要踏踏实实找差距,明明白白找原因。

  这些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都是客观存在,是明摆着的,遮不住,也盖不住,我们必须承认它,而且还要正视它,并要下决心来解决它,否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会流于形式,就会走了过场。不解决问题的任何活动都是没有益处的。这些影响发展的问题不是哪个人的问题,也不是哪个部门的问题,而是多年积累的,各种因素、各种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有问题不可怕,敢于找差距、敢于担责任,也是一种勇气。找差距,就是要奋起直追,知耻而后勇,后来要居上,一定要有这个决心和胆量,否则找差距就失去了意义。各地区、各单位、各级主要领导干部都要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来查找思想上、思路上、工作上、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找出病根。都要联系各自的实际,找出自己的差距,明确应该承担的责任,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二要切实改进。联系实际找差距,是为了解决问题促发展。找准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要落实在切实解决问题上,特别要首先解决好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关乎民生的急迫问题,能力素质的关键问题。转变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抓住重点,率先进行突破;改革创新,敢于破解难题;转变作风,埋头多干实事,这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所需要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

一是思想要进一步解放。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都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作为一次思想再解放的过程,大胆破除落后的、僵化的、不利于发展的旧意识,树立起进步的、有活力的、推动发展的新观念。思想要进一步解放,就是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清醒认识和把握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和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清醒认识和把握推进发展的新机遇和竞争激烈的新挑战;清醒认识和把握当今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和改革开放的新变化;清醒认识和把握广大人民群众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新期待和多元多样的新要求;清醒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和纷繁复杂的新矛盾,努力做到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思想要进一步解放,就是要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切实把思想认识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框框中解放出来,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事就多做、快做,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事就坚决不做。要下决心打破旧的体制机制对人的束缚,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又好又快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建立起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让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着力破除体制障碍,加快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竞相发展、相互合作、公平竞争的新格局。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理顺运行机制,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为发展服务。思想要进一步解放,就是要坚决废除已经过时、制约和阻碍科学发展的制度,认真改进制度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定。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破除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建立更加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破除单一的投资主体,建立多元的投资主体;要破除传统的经营方式,建立起现代的经营体系;要破除管卡式的行政管理,建立为科学发展服务的管理体制。要从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干部实绩考核、财税分配、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土地供给、环保约束、科技创新、民生保障、舆论引导等制度机制。

  二是思路要进一步理清。要坚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坚持抓住中心、突出重点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民生的发展。要突出抓好千亿斤粮食工程,力争到2012年,粮食生产在目前793亿斤的基础上,再增产233亿斤,达到1000亿斤以上,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工程,必须进一步完善规划,切实抓紧抓好。要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项目筹划,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开发资源型产业的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推进航空、电子信息、生物等高技术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促进我省产业结构升级。要突出抓好科教兴省工程,不断深化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要突出抓好贸易旅游工程,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对俄经贸基地建设,努力打造集跨国物流、商贸旅游、进出口加工为一体的外向型经济区域。打造龙江“国际滑雪旅游胜地”、“世界冰雪旅游名都”、“国际养生度假胜地”旅游知名品牌。要突出抓好交通建设工程,下决心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完善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实现13个地市全部由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连接。规划建设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客运专线、同江铁路大桥、哈尔滨西站等铁路重点项目,加快伊春、鸡西、大庆等支线机场建设,加快推进同江、黑河港改造和依兰航电枢纽等航运建设项目,努力构建联动发展、互为支撑的大交通格局。要突出抓好生态保护工程,搞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管理,加快草原“三化”治理,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和矿山治理,大规模植树造林,努力保护好、建设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三是民生要进一步改善。科学发展既包括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推进发展,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所以离开了人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注意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既要不断满足人民现实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要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更要注意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发展积极性,充分挖掘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潜能,为各种人才各尽所能、各尽其才,提供施展的空间和必要的条件。近几年,我省每年都在改善民生方面确定抓几件大事,相继开展实施了“十项利民行动”、“十项民生工程”。今年提出的“十项民生工程”,涉及群众就业、就医、教育、住房、收入、社保、安全等问题,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指标量化、任务具体,措施积极、保障有力,在群众中引起较大反响,深得人心。年初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民生方面的投入,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68.4亿元,省级财政专项支出64.7亿元,各项民生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执政为民的理念,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要大力提高农民收入,紧紧围绕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要下决心解决历史拖欠,在完成了第一阶段解欠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在年底前解决剩下的历史拖欠职工工资50.63亿元。要努力完善最低保障,在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好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农村低保,不断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要千方百计拓展就业门路,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加强就业援助和服务,推动创业,控制失业,努力保持全省就业形势的稳定。进一步鼓励、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推动群众自主创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加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统筹规划,增加投入,加快实施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建设。重点开发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加快改造“两棚一草”,建立起多层次的住房保障制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改善我省城乡困难群体居住条件。

  三要有所提高。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更好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以坚定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联系群众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反腐倡廉为重点加强廉政建设,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干部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

  要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能力、应对和处理各类复杂局面的能力。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和方式,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

  要着力提高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出来。各级领导干部处于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处在各种矛盾的漩涡之中,遇到了过去所没有经历过的复杂问题,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对领导干部妥善化解矛盾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和掌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提高破解发展难题、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要学会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学会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发展,学会运用改革开放激发动力,学会运用法律法规建立秩序。要把坚持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善于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调等办法,妥善处理各类社会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安定团结。

  要着力提高选人用人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拓展知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践、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信度。一定要把选好人、用好人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真正树立起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力度,加大培训干部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要着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大力弘扬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风气,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检查、指导、督促和警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真正做到正派为官、干净干事。

  要着力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要落实到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上。科学发展是干出来的,生花妙笔写不出个科学发展,出口成章讲不出个和谐社会。这能力那能力,最终都要体现在能干事、会干事,也能干成事的能力上。要大力倡导说实话、办实事的良好风气,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建设,把进取精神和务实态度结合起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只说不干、弄虚作假。要把精神振奋起来,劲头鼓舞起来,努力去拼去搏去创造。要有压力感,有紧迫感,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有不甘人后的决心,有勇创大业的劲头。我们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只要脚踏实地,科学谋划,苦干、实干、抓紧干,就一定能够干出成效。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我省各级党的组织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贯穿始终,把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典型示范贯穿始终,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确保活动取得成功。要明确和落实领导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要坚持分类指导,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分别提出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分层分类进行指导,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针对党员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形式和载体,确保广大党员全员参加、全程参加。要鼓励探索创新,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的空间,使学习实践活动更好地体现创造性和针对性。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定要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努力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坚持突出实践特色,努力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有新的突破;坚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有新的进展;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努力在改进作风上有新的变化。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争当学习实践的表率,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